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教案3
一、 教學目的:1、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培養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探索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并通過實例培養學生熱愛家鄉、愛護環境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運用。
2、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三、教具:電腦、課件(cai),實物投影,兩個平行四邊形的硬紙,剪刀一把。
四、學具:學生每人準備平行四邊形的兩個,方格紙一張,剪刀一把。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鼓勵學生。
師:王老師聽說四(1)班的同學特別棒,我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戰嗎?(愿意)
(cai:出示十運會吉祥物金麟的形象)認識嗎?(金麟)這就是今年南京將要舉辦的十運會的吉祥物金麟,)為了使南京以更加優美的環境來迎接十運會,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綠化環境,連小動物們也行動起來了。一天金麟到小狗家做客,它們在一起商量著什么呢?同學們請看:(cai出示一只小狗并播放錄音,出示商量的內容)
小狗說:“金麟,我家前、后面各有一塊空地,我想把它們綠化一下,但我不知道空地的面積各是多少,你能幫我嗎?”(cai:出現兩塊不規則空地,書第42頁上面右邊的兩幅圖。)
(評析:注重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培養學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如課中聯系實際,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生活中鮮活的題材:十運會的吉祥物金麟引入綠化環境,再引出求圖形的面積。既激起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又使學生體會到:原來這就是數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世界、了解世界。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師:“這就是那兩塊空地,同學們,你能用學過的方法幫幫小狗嗎?(數方格)(cai:覆蓋上方格)數方格時,不滿一格按?(半格計算)數第二幅圖王老師想請同桌兩位同學合作,一人數整格、一人數半格。數一數這兩個圖形各有幾個方格?(15個)。(cai:閃動一個小方格,接著閃動各個圖形的方格換顏色。如果每一個方格表示1平方米,它們的面積各是多少?(各是15平方米)
3、小組討論:不數方格,還有別的辦法嗎?
(生1:把左邊凸出的部分剪下來,補到右邊凹進去的地方。生2:這樣就拼成了一個長方形。)(cai出示剪拼的過程。)
4、小結:
先沿虛線剪下,再向左平移到缺口處,就將不規則的圖形轉化成了學過的長方形,這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即“轉化思想”。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會經常用到。(板書:轉化)現在轉化成了什么圖形?面積怎么求?公式?
5、到此為止,求平面圖形的面積用了兩種方法,第一種數方格求面積,第二種應用公式計算,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更簡便,為什么?
6、觀察思考:小結:大家想一想,我們在轉化的過程中,圖形的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形狀變了,面積沒有變)
轉化成什么圖形?(長方形)面積怎樣計算?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7、引入:今天我們就要用轉化思想來學習新的知識——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
(評析:在數、算、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比較,讓學生初步領悟到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關系,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研究、比較,得出自己喜歡的方法。同時也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為后面的學習研究作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