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知多少?
今天在2班上課前,先讓學生到校園里找了幾片樹葉。上課了,按部就班,先是出示紙板問怎樣求面積。學生討論得出分解成基本長方形的幾種方案,再計算或數一數面積。對于第二組需要剪拼的,學生也很快有了兩種方法。其中一個學生說得非常精彩:方法總是有的,關鍵是利用學過的知識。我為她喝彩的同時,又從書中拿出了一片樹葉書簽:這片樹葉書簽的面積是多少?你有什么辦法嗎?學生們說剪拼的少數,說利用方格圖來數的占多數。又有學生說,剪拼會把樹葉弄碎的。另個男孩立刻解釋說,我可以把它描下來嗎。我示意大家拿出自己的樹葉,自選方法,開始操作,求出面積。學生把樹葉認認真真地描在方格紙上了,然后細心數出整格幾個,不滿格的又幾個,小組長輔導同學怎樣計數方格,很快的就得到樹葉的面積。同桌的兩個學生還不忘比一比呢。
接著,我讓學生舉起左手,先估計一下手掌面積再描畫數方格。呵呵,學生樂意極了。這也是個小游戲。
最后,我說面積可以計算出來,可以剪拼出來,也可以描數方格得到。但是你知道么面積還可以稱出來呢?學生驚奇地望者我。我講到:
很早以前,世界各國的數學家們都在思考,看如何計算出不規則版圖的面積.許多國家的邊界線由于受到自然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如同蚯蚓般地曲折蜿蜒.多年來,大家一直尋找不到一個標準的計算方法,一般都是大致估算一下,粗略地取個近似值.
事有湊巧,我國有一位木匠,聽到這樣的問題后,專心致志地研究起來.他經過多次的實踐,終于發明了一種計算不規則圖形面積的方法——“稱法”.他巧妙地稱出了我國各行政區域的面積.
這位木匠先精選一塊重量、密度均勻的木板,把各種不規則的地圖剪貼在木板上;然后,分別把這些圖鋸下來.用稈稱出每塊圖板的重量;最后再根據比例尺算出1平方厘米的重量,用這樣的方法,就不難求出每塊圖板所表示的實際面積了.也就是說,圖板的總重量中含有多少個1平方厘米的重量,就表示多少平方厘米,再擴大一定的倍數,就可以算出實際面積是多大了.
這個木匠叫于振善,后來成為天津南開大學的教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