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全冊2
重難點、關鍵
重點:能正確地找出題目的等量關系,會列方程并會解答方程。
難點:能正確地找出題目的等量關系,會列方程并會解答方程。
關鍵:做好中小學數學銜接,初步滲透代數的思想。
課時劃分
1. 用字母表示數…………………………….3課時
2. 解簡易方程………………………………..9課時
3. 整理和復習………………………………..1課時
4. 量一量,找規律………………………….1課時
5.
1. 用字母表示數
第一課時: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使學生懂得可以用符號和字母表示數。
(2) 理解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的意義。
(3) 學會用簡便寫法表示含有字母的乘法運算式。
2. 過程與方法:應用觀察和比較的方法,使學生掌握用字母表示運算和計算公式。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觀察和比較,學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滲透求未知數的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難點:運用舊知遷移,感悟理解。
教學過程
一. 新授課
1. 教學教科書第44頁的第1題。
出示例題1的第(1)小題。
觀察:3、12、9這三個數之間有什么關系?(3+9=12)
8、14、6這三個訴之間又有什么關系?(8+6=14)
提問:想一想前面兩個三角形中三個數之間有什么規律呢?(左右二個數的和等于中間的數。)
根據觀察的結果,想一想(■=5+10=15)
教師:通過觀察,我們知道7+▲=b,那▲該等于多少呢?(▲=13—7=6)
如果老師把■和▲換成英文字母,你會嗎,試試看。
出示:
(這一道題,可讓學生以二個人為一小組,互相討論,共同完成。)
匯報:通過觀察發現,前面兩個三角形中三個數之間的規律是:5×6=30,7×8=56,那么,a=4×9=36,x×3=21,x=7。
2. 出示例題1的第(2)小題。
● +●+●=12
提問:這里有幾個●?(有3個●)
3個●是12,那一個●是多少呢?(把12÷3=4,所以●=4。)
n×5=15
提問:n×5表示什么?(5個n)
5個n是15,那一個n是多少呢?(把15÷5=3,所以n=3。)
3. 出示例題1的第(3)小題。
2 4 6 m 10 12
提問:這個數列有什么規律?(相鄰兩個數相差2。)
m=6+2=8
小結:通過練習,我們知道在數字上,可以用符號和字母表示某個具體的特定數。
4. 教學教科書第45頁的例題2。
(1)教師: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運算定律?(請學生用語言描述,再用字母表示出來。)
提問: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比用文字敘述有什么優越?(用字母表示比用語言表達簡明、易懂、易記、也便于應用。)
(2)教學乘法的簡便寫法。
1.乘法交換律a×b=b×a
教師: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
a×b=b×a,可以寫成a•b=b•a或ab=ba
2. 用簡便記法表示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a×b×c=a×(b×c),可以寫成a•b•c=a•(b•c)或abc=a(bc)
a×(b+c)=a×b+a×c,可以寫成a•(b+c)=a•b+a•c或a(b+c)=a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