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全冊2
2. 觀察教科書第53頁的三幅圖。
(1) 第一幅圖:天平左盤放了一個空杯子,右盤放了一個100g的砝碼。
觀察:天平左右兩邊怎樣?(正好平衡。)
說明什么?(一個空杯子的重量正好100g)
(2) 第二幅圖:往空杯子里倒水
觀察:天平左右兩邊怎樣?(左盤比右盤重。)
提問:如果水重x克,那么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克?[(x+100)克]
(3) 第三幅圖:1,左盤還是一杯水,右盤添上一個砝碼,天平兩邊怎樣?(兩邊不平衡。)說明哪邊重一些?(一杯水比兩個100g的砝碼重一些。) 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的結果嗎?(100+x>200)
3. 左盤一杯水,右盤再添上一個砝碼,天平兩邊怎樣?
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的結果嗎?(100+x>300)
小結:當天平兩邊不平衡,一邊比另一邊重時,要表示兩邊的關系,我們可以用不等式來表示。
3認識方程。
(1) 觀察:在天平的左邊還放著一杯水,右邊放250g的砝碼,發現什么?(天平左右兩邊平衡了)
(2) 提問:能用一個式子來表示天平兩邊的關系嗎?(100+x=250)
(3) 觀察100+x=250
提問:這是一個等式嗎?(是的)
這個等式有什么特點?(含有未知數。)
小結:像100+x=250這樣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方程必須具備什么條件?(一必須是等式,二必須是含有未知數。)
(4) 每人寫三個方程。
4. 判斷正誤。
(1)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2) 含有未知數的式子都是方程。
小結: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是: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中含有未知數才是方程。
三. 鞏固練習
完成教科書的第54頁的“做一做”。
講評時,要求學生說出為什么是方程,為什么不是方程。
四. 作業
1. 課內作業:教科書第62頁練習十一的第1~3題。
2.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第二課時:等式性質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兩條原理:兩邊同時加上或者減去相同的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兩邊同時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2. 過程與方法:利用直觀的演示使學生們理解天平平衡的兩條原理。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滲透函數的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話來闡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幾種變換情況,進而發現等式的性質。
教學難點: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話來闡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幾種變換情況,進而發現等式的性質。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什么叫方程?
2. 根據數量關系列出方程。
(1) 一條公路長8000米,已修了a米,未修的是270米。
(2) 一批煤12噸,燒了4噸,還剩x噸。
(3) 一批大米x千克,平均每天吃2千克,17天吃完。
(4) 一支圓珠筆2元,小明買了a支,如果用這筆錢,可以買8本高級筆記本,平均每本b元。
二. 新授課
1. 教學教科書第55頁的第一幅圖。
(1) 觀察第一個天平,你發現什么?(天平左右兩邊平衡。)
教師:假設一把茶壺重a克,一個茶杯重b克,你能用一個等式表示嗎?(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