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圖形面積》說課設計
一、依據課標 說教學理念1、借助拼圖,理解概念。學生在學習組合圖形的概念之前,借助七巧板拼出的組合圖形的圖片,使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許多實物的表面都是由幾個簡單圖形組成的。借助學生的介紹,抽象出什么樣的圖形是組合圖形,密切了數學知識與實現的聯系。
2、合作交流,體驗成功。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采用多種活動激發學生興趣,使其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領悟知識的真諦。
3、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把計算組合圖形面積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如:創設醫院的十字標志、房子、中隊旗、中隊長標志讓學生說一說是由那些圖形組合而成的?)
4、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探究與發現的思考,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匯報等方法,再次發現解答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多種多樣,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
二、以標扣本 說教材
(一)說教學內容
教材是課程標準意志的體現,是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藍本,要把握好教材,落實教學的目標,必須準確理解課程標準,實踐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所講的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75頁例題和一些緊扣例題的習題。“組合圖形面積”的教學是在學生學會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能進行一些簡單的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目的是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學會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可以利用分割求和,拼補求差的方法來計算,通過看一看,找一找,說一說等環節,充分調動多種感觀參與學習。自主探究組合圖形的特征,使學生對組合圖形有一個直觀的,整體的把握,教材在這部分內容的編排上,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分組織學生開展操作活動。
(二)說教學目標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認為:“科學的確定學習目標是教學的首要的細節”強調“有效的教學始于知道希望達到目標是什么”。教學目標既是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也是課堂教學取得實效的重要保障。為此,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對本課時的教學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技能
1、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
2、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有關組合圖形面積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從而歸納出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結合具體的例題,感受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產生積極的數學學習感情。
2、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
教學關鍵:學會運用“分割”與“添補”的方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三、靈活多樣 說教法、學法
教學方法的選擇是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之一。為全面準確地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體現創新教育理念,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以下幾種教法。
1、發現法:教學中,我讓學生觀察例題中的不同解法,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發現解答組合圖形面積一般有分割和添補兩種方法。
2、探究法:探究式教學的核心是問題,其精髓是探究。整個教學過程我都以問題為主線,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發現問題,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方式來探索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