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圖形面積》說課設計
3、講授法:學習內容以定論的方式直接呈現出來,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對于這些定論,教師要向學生進行講授。如:在學生總結時,我向學生講授了“求組合圖形的兩種方法是分割求和,拼補求差。”
(二)說學法: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已有經驗和認識規律,結合教學目標,本節課我用以下幾種方法讓學生學習。
1、自主學習:學生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充滿著對新鮮事物敏感的特點,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創設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中進行自主學習。
2、探究發現:學生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是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學生的獨立思考,相互討論、辯論澄清的過程,就是自己發現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觀察組合圖形后思考“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特點”,讓學生自己發現規律,應用規律去解決問題。
3、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增強合作的意識,使每個學生切身體會到自己需要學習,更需要向別人學習和再別人幫助下獲得成功。在教學過程中,我多次組織小組討論、合作探究,讓學生在合作中互相啟發、互相激勵、共同提高,教師只起到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和促進者的作用。
四、情感互動 說程序
教學程序,就是指教學活動的系統開展,它表現為教學活動的推移是時間序列。一堂好課如流水,創設情境重在激趣,探究新知力求自主、創新,應用反饋重在啟發智慧培養能力。為此,對本節課的教學程序,我作如下設計:
(一)創設情趣、激發興趣
采用色彩鮮艷的七巧板拼圖、醫院的十字標志、房子、中隊旗、中隊長標志圖形,將平淡、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轉為妙趣橫生的學習活動,融知識教學于情境中,使課堂有聲有色。因此,教學中我先出示七巧板拼圖拼成的組合圖形讓學生說說這幾幅圖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然后出示醫院的十字標志、房子、中隊旗、中隊長標志等生活實物讓學生感悟分割和拼補的方法,最后,采用故事引出例題,在較短的時間內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究學習,體現主動。
為了避免教學過程中枯燥地“灌輸”,我根據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的“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并在教學時,始終遵循教育不只是告訴結果,把整個學習過程放給學生。從教師的“教”轉為“引”,學生的“學”變為“探”,從而使學生全面參與了知識的形成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勢利導結合情景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打破學科界線,體現了多種學科的整合。
(三)巧設精練,加強針對性。
在教學中,學生初步學會了認識組合圖形,但由于對組合圖形的分割和添補不太熟悉,因此,我安排了“我來說”、“我能行”等環節。練習的設計有個人完成,有小組合作完成,又有師生共同完成,體現了練習的多樣性和“娛樂性”,再次為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
(四)課堂小結,擴展延伸。
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生談自己的收獲,接著我做小結談話,使學生將所學內容進行系統化、知識化,促使學生積累生活經驗,感受數學就在自己生活中,從而培養數學學習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