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除以整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小數除法》第24頁例1。【教材簡析】
本節內容是本單元的起始課,通過例1教學“被除數的整數部分夠商1,能除盡”的情況。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加減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小數除法中最簡單、最基礎的計算,為學生下面學習“整數部分不夠商1,能除盡”和“除到被除數的小數末尾有余數”這兩種特殊的小數除以整數計算打基礎,更為接下來的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學習及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學習奠定基礎。教材創設了晨練中的具體計算問題,體現了計算與解決問題的密切聯系。例1由解決“王鵬平均每周應跑多少千米”的問題,引出對22.4÷4的計算方法的探討,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小數除以整數進行探究,呈現了把千米數改寫成米數,將小數除以整數轉化為整數除法來計算的方法,通過與小數除以整數的一般方法的對比,使學生看到兩種方法的聯系,將重點放在豎式計算的理解上,在體現學生對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的同時,體現了算法的多樣化。“做一做”及練習三第1、2、5題配合例1的教學,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整數部分夠商1,能除盡的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比較熟練的掌握了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在以往的學習中已經有多次探索計算方法的經歷和體驗,大部分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轉化等方法遷移舊知,探索計算方法,因此對于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的學習不會感到困難。五年級學生在分析能力、表達能力、質疑解疑能力等各方面較低年級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他們樂于在獨立探索、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所以教學中要創造條件和機會,引導學生充分經歷探索的過程,利用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探索計算方法,在展示交流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質疑、討論,解決困惑來理解算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活動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自主學習,勇于探索的學習品質。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小數除法的意義,理解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算理。
2、利用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遷移推理,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會計算比較容易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3、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驗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快樂,通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小數除以整數計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商的小數點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獨立探索
1.下發導學案,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小數除以整數”導學案
學習內容:小數除以整數第一課時第24頁例1。
學習目標
1.能理解例1中的解題思路和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
2.利用以前學過的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探索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
3.養成自己動腦思考、細心計算的習慣.
知識鏈接
1.計算:224÷4=
2.填空:10.7千米=( )米 4400米=( )千米
3.根據336÷14=24直接寫得數
3360÷140=( ) 33600÷1400=( ) 336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