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第2課時解決問題(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1頁例3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應用已學過的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知識來更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2.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估算能力及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經歷中感受數學的價值,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多媒體課件出示:老師要求學生用紙板做13個平行四邊形的學具,每個平行四邊形的學具的底是5.5cm,高是4cm,做13個這樣的學具一共要損耗8.7cm2的紙板,要完成做學具的任務,每個學生要準備多大的紙板?
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后分析出解題方法,然后抽學生匯報。教師隨學生的匯報板書(如下頁圖)。
教師:這道題的主要數量關系是什么?怎樣抓住主要數量關系與其他數量關系的聯系一步一步地往下分析?誰來再匯報一下?
抽學生回答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并全班訂正。
教師:這節課我們將利用前面所學的知識來繼續解決我們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板書課題。
二、新課教學
教師:上一節課我們在解決需要多少鋁皮的問題時,主要用了什么方法?大家還記得嗎?
引導學生說出上節課用的主要方法是:抓題中的主要數量關系,再層層分析推理。
教師:今天我們將繼續用這個方法來幫助我們解決新的數學問題。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3 后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教師:這道題要我們求的是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后回答:要求的是這個果園里的梨一共能賣多少錢?
教師:解決這個問題,要知道哪兩個條件?
引導學生分析,要求果園中的梨一共能賣多少錢,必須知道兩個條件:
(1)果園里能種多少棵梨樹?
(2)每棵梨樹產的梨能賣多少錢?
教師追問:根據這兩個條件和要求的問題,我們能不能分析出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呢?
引導學生思考后回答:這道題的解題思路是:“果園里梨共能賣的錢=每棵梨樹產的梨能賣的錢數×梨樹的棵數”。教師板書。
教師:接下來咱們做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接下來就要根據數量關系,一步一步推理,找出數量關系式中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未知的又能根據題中的哪些條件讓它變成可知。
讓學生觀察題中的信息,根據總的解題思路,獨立思考后進行分析,再在小組里交流想法。
教師抽學生匯報他的分析過程,并逐步在黑板上板書完善整個數量關系(如下圖):
教師:觀察我們的分析過程,你覺得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后回答,根據上面的分析過程,要由下至上地算,即應該先用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算出果園面積,再用果園的面積÷每棵梨樹的占地面積,求出梨樹的棵數,最后用每棵梨樹產的梨能賣的錢×梨樹的棵數,算出果園里的梨共能賣的錢。
教師:下面請同學們根據我們剛才的分析,算一算吧!
抽一學生到黑板上板演,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其他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
教師:在計算的過程中,你有沒有遇到什么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并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多媒體課件出示練習二十三第6題。
教師:一個果園,如果種成蘋果樹,每棵蘋果樹占地14 m2,每棵蘋果樹產的蘋果大約能賣350元,這個果園里的蘋果一共能賣多少錢呢?
教師:根據我們前面的分析,你能獨立解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