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7
2.知道摸到畫片的可能性再大也有摸不到畫片的可能,摸到畫片的可能性再小也有摸到畫片的可能性,加深學生對可能性的理解。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堅定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師準備4張虎、2張大象和1張燕子的畫片,每一小組準備黑桃a,k,q,j,方塊a和一張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通過上一節(jié)課轉轉盤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可能性的大小跟什么有關呢?
引導學習回答:某些可能性的大小和它在圓面上所占的大小有關,面越大,可能性越大;反之,面越小,可能性越小。
教師:可能性的大小除了和面的大小有關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因素也能決定可能性的大小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
板書課題。
二、新課教學
1.教學例2
教師:同學們喜歡摸牌游戲嗎?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摸牌游戲。
教師出示黑桃a,k,q,j和方塊a。
教師:這幾張牌認識嗎?
教師邊和牌邊說:把這幾張牌和好后,請你從中任意抽出一張,抽出的牌會有哪幾種可能?
引導學生說出:可能會抽到黑桃a,也可能會抽到黑桃k、黑桃q、黑桃j或方塊a,也就是說每種牌均有可能被抽到。
教師追問:那抽到黑桃的可能性與抽到方塊a的可能性哪一個大?
學生猜測:抽到黑桃的可能性大。
教師: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親自來摸一摸。
教師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摸牌游戲。
提出要求:把5張牌和好后從中任意抽出一張,做好記錄后把牌放回,和好后再抽,要求小組內(nèi)的4個人每人輪流摸5次,并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
種類黑桃方塊akqja抽到次數(shù)(次)學生小組實驗完成后全班匯報。抽其中幾個小組的實驗記錄單到視頻展示臺展示。
教師:觀察上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通過觀察幾個表格,發(fā)現(xiàn)抽到黑桃的次數(shù)比抽到方塊的次數(shù)要多,也就是說抽到黑桃的可能性比抽到方塊a的可能性要大。
教師追問:通過驗證我們知道了剛才同學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但為什么抽到黑桃的可能性比抽到方塊a的可能性要大呢?
引導學生回答:因為黑桃有4張,而方塊a只有1張。
教師繼續(xù)追問:也就是說在這里是什么決定了可能性的大小呢?
引導學生回答出是“數(shù)量”的多少決定了可能性的大小,數(shù)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數(shù)量越少,可能性越小。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如右圖):
教師:請大家繼續(xù)觀察這些表格,你認為抽到方塊a的可能性和抽到黑桃a的可能性哪一個大?為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表格后回答:抽到方塊a的可能性和抽到黑桃a的可能性差不多,因為它們在這5張牌中都只有1張,數(shù)量是相等的,所以可能性的大小就差不多。
教師小結: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不僅面的大小能決定可能性的大小,而且數(shù)量的多少同樣可以決定可能性的大小。
2.教學例3
教師:下面我們再來做一個摸畫片的游戲。
多媒體課件出示第120頁情景圖。
教師:將這7張畫片和勻后倒扣起來,從中任取一張,取到哪種圖形的可能性要大些?哪一種圖形的可能性要小些?
由于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學生不難回答出:取到虎的可能性要大些,取到燕子的可能性要小些。
教師追問:為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因為虎的張數(shù)最多,有4張,燕子的張數(shù)最少,只有1張。
教師:那任取一張,一定能取到虎嗎?
引導學生說出:不一定能取到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