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無論發現什么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是父與子之間的心靈之約,更是一種偉大的承諾,正是這種承諾的力量,才使得父親在兒子被大地震埋在廢墟中時,連續38小時不停地挖掘,終于把自己兒子和其他13名兒童從瓦礫中救出。這是父親的“了不起”。當安全出口被開辟出來后,“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看似簡單的話語,卻是從一個只有7歲的孩子口中說出,是在地震后被掩埋38小時后,即將獲救但又隨時面臨危險的情況下說,造就了兒子的“了不起”。一對父子,演繹了一個傳奇故事。
教學目標:
1、能讀通課文,理解“爆炸”、“廢墟”、“破爛不堪”等詞語意思。
2、能有感情在朗讀課文,體會“父與子”的了不起。
3、能感受“父愛的偉大”。
4、能用自己的話表達出對這對“父子”的真實情感。
教具準備:1、課件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板書“地震”
師:同學們,看到“地震”這個詞,你會想到什么?
(5.12四川地震)
師: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大地震,使得6萬9千多名可愛的生命過早地凋謝了,使得3000多孩子瞬間成為了孤兒。地震是殘酷的。在1994年美國洛杉磯也發生了一場地震。在這次地震中,有一對父子演繹了一個傳奇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去了解這個故事,認識這對父子。
(完成板書:地震中的父與子)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感知大意。
1、生帶著要求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不動筆墨不讀書)
(2)、這是一場什么樣的地震?
(3)、地震中發生了什么事?
2、生自讀課文
3、交流匯報
(1)、這是一場怎么樣的地震?
(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內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① 指導朗讀: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突出“大”)
② 出示“大地震圖片”
師:我帶來了一組當年大地震的圖片(課件出示)(簡介幾組圖片,屏幕隨機出示:廢墟,大爆炸、瓦礫、理解“爆炸”、“廢墟”)
(2) 地震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地震中,一位父親不顧他人的勸阻,手無寸鐵在廢墟中連續挖了38小時,終于救出了自己的兒子。)
(3)
父
文中是怎么樣評價這對父子的?
子
(了不起——板書:了不起的 )
三、精讀課文,品味父親的了不起
1、師:下面,我們先來了解這位了不起的父親,你們從哪些語句能體會父親的了不起(①他挖了6小時——到處都是血跡。②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 ③別人來勸他,他還是堅持。)
2、琢句感悟父親的偉大。
(1)屏幕出示:“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①有哪些人來勸父親(好心人,消防隊長,警察)
師:他們是怎么勸的?(①太晚了,沒有希望了。②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請你離開。③你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