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22
【教學目標】1、感受父子親情,理解偉大的父愛能給人巨大的勇氣,能使人在危急時刻變得更加堅強,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
2、依托語言文字,通過聯系上下文、展開想象與聯想、感情朗讀、小練筆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展現“父親艱難地在廢墟上挖了38小時”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展現“阿曼達在廢墟下堅持信念,鼓勵同學”這一情景的相關段落。
3、理解“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4、理解這對父子為何了不起。
【教學難點】
1、理解“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2、感受地震災難,體驗地震帶給人心靈的巨大沖擊。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教學課件。(素材包括:展現地震場景的視頻,震后廢墟圖片,課文中的插圖(進行技術處理),白玫瑰花背景圖片,電影《辛德勒名單》中的音樂,音樂《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教學流程】
第一,初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理解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第二,再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學生借助看書、上網查詢等學習渠道,了解地震災害的相關知識,并通過口語交際形式進行交流。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
師:這節課繼續學習第17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大地震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災難。我們來看看曾發生的幾次大地震。
(課件出示:震后廢墟的圖片并配以音樂。)
1976年7月28日凌晨,我國唐山市發生7.8級強烈地震,24.24萬人死亡,83萬人受傷;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大地震,當天僅余震就發生了14次;而我們課文中的故事就發生在1994年1月的洛杉磯大地震中,當時30萬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直接經濟損失約200億美元。
二、復習引入
師:在地震中,這對父子之間發生了什么事?請同學們瀏覽并回憶課文,簡單說說。
(學生圍繞以下內容回答:1994年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獨自一人連續挖了38小時,終于從廢墟里救出兒子。)
師:父子終于團聚了,就這個情節,課文是怎么寫的?誰來讀一讀。
(學生朗讀最后一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都讀一讀這句話,大家了解到了什么?
(學生圍繞此段內容自由發言。)
三、新課學習
師: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你們是從課文的哪些情境中感受到的?咱們再認真地讀一讀課文。請大家默讀課文,用心體驗感受。
重點一:第十二自然段:
1、體會父親獨自挖了很長時間:
師:38小時到底有多長?
2、體會父親很堅定:
師:這可不是普通的兩天一夜呀!在這段時間里,父親經歷了什么,你們看到了嗎?快讀一讀書。
(生自由閱讀課文相關內容,應找到:其他孩子的父母、消防、警察都勸他離開這里,可這位父親還在堅持營救兒子;學生讀到消防說這里很危險,隨時會發生大時,教師適時引導。)
師:這時到底有多危險?我們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