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22
整節課沒有聽到教師空洞的說教和強調要求怎么練習讀書、表達等,但聽說讀寫始終貫穿其中。而且正是因為緊緊憑借語言文字又緊緊依托聽說讀寫,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可能如此有機地加以整合。
【北京市特級教師:張光瓔】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22
教學目的: 1.感受父子親情,理解偉大的父愛能給人巨大的勇氣,能使人在危急時刻變得更加堅強,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2.依托語言文字,通過有感情朗讀、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和情感。...
一 教材簡析: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與子.課文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一篇感人至深...
學習目標:1、 讀懂課文,感悟偉大的父愛,體會“父子”倆的“了不起”。2、 有感情的地朗讀課文,重點學習朗讀“激動”的語氣。3、 感受殷殷父愛的同時,增強對父母的熱愛之情。教學準備:1、 課前自由練習朗讀,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教學目標: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教學目標】1、讀懂課文,感受父親對兒子的無私而真誠的愛;感悟兒子對父親的信賴。2、從讀中感悟,從對比中體會地震中父與子的偉大。3、在創設的口語交際活動中,學生恰當地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學習目標】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瓦礫”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1、自學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理解詞語大意。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4、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材簡析《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在廢墟中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救出兒子和兒子同伴的傳奇而感人的故事。歌頌了父愛的偉大,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本課生字新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理念】《地震中的父與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六組第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不顧自己的生死,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了兒子和兒子同學的故事,...
一、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是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五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親為了尋找兒子,鍥而不舍地在廢墟中挖掘,最終與兒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
全國第七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內蒙古烏海市教研室高娃一、教材分析本組教材以“父母之愛”為專題,編排了精讀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略讀課文《慈母情深》、《學會看病》。...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1989年美國洛杉機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設計理念:讀中悟寫,讀寫結合。...
教學目標: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2、從課文中感受父親的了不起。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難點:1、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