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xué)實錄
師:在收到第二、三封電報后,主席的心情怎樣,哪些描寫使你深受感動?
生:第六自然段:主席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岸英奔赴朝鮮時,他因為工作繁忙,未能見上一面,誰知竟成了永別!“兒子活著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體吧!”主席想。然而,這種想法很快就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說道:“我的兒子死了,我當(dāng)然很悲痛,可是,戰(zhàn)爭嘛,總是要死人的。朝鮮戰(zhàn)場上我們有多少優(yōu)秀兒女獻(xiàn)出了生命,他們的父母難道就不悲痛嗎?他們就不在想見一見兒子的遺容嗎?岸英是我的兒子,也是朝鮮人民的兒子,就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吧。”這段話讓我感動。主席自己的兒子死了,心中無比悲傷。但主席仍然要求自己和所有的父母一樣,說明毛主席的心胸是無比寬廣的。
師:“眷戀”是什么意思,主席眷戀什么?
生:“眷戀”是非常的留戀,主席萬分留戀自己的兒子。主席如此留戀兒子卻下決心把兒子葬在朝鮮,說明了主席有常人難有的胸襟。
生:我也被這段話感動了。主席作為一個父親,他多么想見兒子最后一面,這是主席能做到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是自己作為一個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應(yīng)當(dāng)為國家著想,不能見兒子的悲痛心情又是誰能理解的呢?
生:我也是被這段話感動了。因為這段話寫出了毛主席和平凡人一樣,思念、疼愛自己的兒子,卻不能把自己看得特殊,還是覺得應(yīng)該把兒子葬在朝鮮,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他是多么的偉大啊!
師:你們的感受很深刻。主席把自己看得和其他所有父親一樣不搞特殊,而是從大局考慮,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這就是常人難有的偉人胸懷。(邊說便轉(zhuǎn)身板書:“不搞特殊”“偉人胸懷”)還有讓你感動的地方嗎?
生:“主席黯然的目光轉(zhuǎn)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臺,示意秘書將電文稿放在上面。”我從“轉(zhuǎn)向窗外”、“指指寫字臺”、“示意”,這一連串的動作知道,毛主席當(dāng)時十分悲痛,但他不愿意讓他身邊的人受到影響,便默默地自己忍受著痛苦。
生:還有一句話讓我感動。那就是:“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從這句中能看出毛主席做這個決定很困難,我能體會到毛主席心中那種刻骨銘心的痛苦。
師:是啊,在主席偉大的背后,會有多少痛楚的淚水呢?請同學(xué)們閉眼想像,這是怎樣的一個不眠之夜,在這被淚水打濕的枕巾里蘊藏了一位老人內(nèi)心的多少痛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主席在悄悄地流淚,聽到了主席壓抑的長嘆。
生:我仿佛看到了主席在床上翻來覆去不能入睡,哽咽著用枕巾擦拭眼淚;仿佛聽到了主席在小聲的哭泣。
師:是啊,透過這段話,我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靜時,一位慈愛的父親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仿佛聽到了漫漫長夜,一位慈愛的父親在床上失聲痛哭!
(五)拓展查驗小結(jié)
(音樂起,舒緩而鏗鏘)
師:讓我們師生齊讀一首小詩,再次去領(lǐng)略主席的平凡和偉大!
毛澤東,
今天我讀懂了你……
“紅軍不怕遠(yuǎn)征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