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教案學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理解“勛鑒、殉職、躊躇”的意思。
2、自學課文內容,了解偉人毛澤東喪子后的常人感情,感受他偉人的胸懷與美德。
3、繼續學習抓住人物語言、動作、心理細節體會人物品質;學習用細節描寫人物的常用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毛澤東喪子后的心情和常人難有的胸懷與美德;用描寫人物的常用方法練習寫人。
【教學過程】
1、自學生字,用聯系上下文及查閱工具書的方法理解詞語:
勛鑒──
殉職──
躊躇──
2、讀通讀順課文,按事情發展先后順序把課文分成三段,寫出各段段意: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3、默讀課文,勾畫偉人毛澤東喪子后的語言、動作、神態的重點句子,思考批注,毛澤東雖是偉人,但也有常人的( )心情。
4、默讀課文,勾畫偉人毛澤東喪子后與常人不一般的語言、動作、神態、思考批準,在對待兒子遺體是否歸國作出的非常人的抉擇可以看出,毛澤東是一個( )的偉人。
5、本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二、練習提綱
1、積累文中人物細節描寫的重點句子、段落。
2、練習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特點寫寫《一位令人___的人》。
一、自學生字、新詞,理清作者寫作思路
1、理解詞語要交給方法,揭示規律。
2、抓段與段的聯系分段,概括段意:
(1~4)噩耗傳來,萬分悲痛
(5~8)兩份電報,艱難抉擇
(9~10)強忍悲痛,寫下批示
二、細讀探究,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細節描寫,體會偉人毛澤東常人的情感及寬闊無私的胸懷。
1、毛澤東喪子后常人的悲痛:
不說、不吃、吸煙、皺眉、回憶、想見遺體、不信、打濕枕巾。
(失子之痛。)
2、毛澤東喪子后超人的胸懷:
⑴ 彭老總請求運回遺體
⑵ 金日成主席請求葬在朝鮮
⑶ 超人抉擇──安葬在朝鮮
⑷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寬廣無私。)
三、探討寫法特點
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情的細節刻畫人物特點。
四、轉換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