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
學生通過閱讀這段課外資料,懂得了主席有多么愛他的兒子,可他們連最后一面也沒能見上。他是真的不想見嗎?不是的!只是他不想破例,不想搞特殊,把自己也看成了普通父母中的一員。
四、小結提升
再讀詩句: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加深體會偉人背后的慈父情懷。
點評:
《青山處處埋忠骨》通過細節描寫來突出毛澤東鮮明的性格特點,展示他凡人的情懷和不同凡人的胸懷,這是本文在表現手法上的基本特點。一是通過對毛澤東動作、語言、神態的細致刻畫來反映毛澤東的內心世界;二是通過心理描寫來突出性格特點。本文對毛澤東的心理活動刻畫得非常真實和細膩,正是通過這樣的描寫,把一個具有曠達的心胸和無私襟懷的毛澤東的形象展現在了讀者的眼前。張老師執教的《青山處處埋忠骨》較好地體現了這個特點。教學中,教師先側重于課文結構的勾勒和主要內容的概括,接著把教學的著重點放在對文本語言文字的體會與感悟。老師對文本挖掘很深很透,整節課感情深沉,奪人心聲。但美中不足的是課堂氣氛有些過于沉悶。正像薛法根老師所說,可否跳出語言文字去體會情感的線索,從體會表達的角度進行切入是不是會讓學生更有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