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學雜談
由此看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準確精到的語言對學生的回答作出恰當?shù)脑u議具有重要意義。它是一種最基本、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它一方面要求教師采取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運用合乎邏輯的教學語言,使評議顯得公正、真實、準確、可信;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評議的導向和激勵功能,運用精雕細刻的語言擴大評議對學生心里的積極影響,克服消極影響,使學生從中得益不受挫。
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這一課,指導學生概括第二段的段意時,就可以借助于準確精到的評議性語言來授之以法。
師:請同學們仔細閱讀第二段,想一想,這一段的段意應該怎么說?
生1:這一段寫周瑜派魯肅到諸葛亮那兒去探聽消息。
生2:這一段寫諸葛亮請魯肅幫忙,做好借箭的準備。
生3:我認為這一段寫周瑜派魯肅去諸葛亮那兒探聽消息,諸葛亮請魯肅幫忙做好借箭的準備。
(學生把目光轉入教師,希望教師能對三種意見做出裁定。)
師:三位同學都能從課文內容出發(fā),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值得大家學習。(肯定學習方法正確,目的在于激勵。)不過,我比較同意第三種意見。(“比較同意”婉轉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對第三位學生的意見引起重視)因為第一種意見注意到和上文的聯(lián)系,只講了周瑜怎樣繼續(xù)刁難諸葛亮,不夠全面;第二種意見注意到同下文的聯(lián)系,只講了諸葛亮如何做借箭的準備,也不夠全面。(先肯定長處,后分析原因,指出不足,斟酌用詞,力求準確精到。)而第三位同學抓住了第二段的主要內容,又兼顧了這一段同上下文的聯(lián)系,概括的段意比較全面,這一點,更值得大家學習。
(表揚中傳授學法,起到導向作用,比較適用于教學過程的知識新授。)
【湖北省黃石市開發(fā)區(qū)汪仁小學 汪 君】
〖語文教學突破點的思考·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堂如果沒有吸引力,按部就班,刻板單調,波瀾不驚,學生只會心情壓抑,無精打采,懨懨入睡。山無起伏便是頑山,水無曲折便是死水,課無波瀾便是枯課。怎樣才能使語文課堂趣味盎然、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呢?筆者認為:“以‘點’導學,活化課堂”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情境是語文教學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源。情境的出示,在教師語言的支配下,使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客觀的情境不僅會影響兒童的認知心理,而且調動兒童的情感參加學習,讓學生在其中觀察、體驗、思考、想象。
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應根據(jù)課文的實際和教學的需要巧妙設計。如教學《飛奪瀘定橋》一課,可以創(chuàng)設一種懸念式的突破點,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文中對敵我兩支隊伍的行軍陣容分別用了兩個比喻句,一是把敵軍比作“長蛇”,一是把我軍比作“長龍”。作者為什么要這樣比喻呢?這一突破點把兩個耐人尋味、扣人心弦的問題擺在學生面前,使其心理上產生一種疑惑感,造成一種懸而未決之勢。這個突破點怎能不引起學生的勃勃興致呢?又如《草船借箭》一課在創(chuàng)設突破點時故意造成認知沖突,引起學生探求的欲望,將課題改成《草船騙箭》。這一突破點的提出,與課題造成了落差,引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在教師“想一想,說一說,試試看”的引導下,學生興趣頓生,像聽到?jīng)_鋒號聲的士兵,心靈和思維迅速向前直沖,你一言,我一語展開了激烈而新穎的發(fā)言,使課堂煥發(fā)出了無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