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智退司馬懿》教學設計及教學點評
3、梳理提升,錘煉語言。師根據學生回答課件隨機呈現“空城計”相關內容。
①將旌旗盡皆隱匿
②諸軍各守城鋪,不得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
③打開四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
④魏兵到時,不可擅自行動
⑤披鶴氅,戴綸巾,
⑥憑欄而坐,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4、在引導出示⑤、⑥兩點時,插上這樣一個教學環節:
根據學生回答ppt出示: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余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
師:我發現這兩句話的內容有些重復,我們也嘗試來改改古白話小說好嗎?
師生引讀:“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左童子手捧寶劍;(生接讀:右童子手執麈尾。)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生接讀: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師:還有一種改法呢!“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一童子在左,手捧寶劍;(生接讀:一童子在有,手執麈尾。)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生接讀: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讀改后的句子,再提煉孔明的舉止打扮要求自己做到哪幾點?。
5、師:是呀,孔明的安排的確讓人匪夷所思!同學們,你能否用清楚的話說說孔明如此布局的用意所在?請你選擇其中一句來說說。
ppt出示句式:孔明“①②③④⑤⑥”是為了 。
生自由選擇,憑借句式,進一步梳理、言說;生嘗試用一句話概括地說說孔明“空城計”的用意。(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盡皆隱匿”)
6、師:你們剛才所說的這些正是孔明空城計想要達到的效果。那么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ppt出示:孔明這樣做是為了 。
7、師:是呀,空城計中的這番布局真是太妙、太絕了。誰能來讀讀孔明這番命令的話呀?
(學生讀的不好,教師這樣引導:丞相說話吞吞吐吐,神色慌張,看來丞相心中無底呀,哎,此番我等命休矣!學生讀的好,教師這樣引導:丞相說話神定氣閑,胸有成竹。心中定有退敵妙計,我等盡可放心!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有節奏地讀好孔明的話,感受孔明當時的沉著冷靜及巧妙布置。)
8、師:孔明剛才的命令和他自己的一些舉止打扮中,我們一定體會到了孔明之智表現在“空城計”的——(板書:布局巧妙)
四、聚焦“起因、結果”,再探孔明之智——沉著冷靜、料事如神
1、師:空城之計,大智大勇。那么除這之外,我們還能從哪里看出孔明的“智”呢?
學生關注首尾,自主劃找還能體現孔明智慧的句子。
2、根據學情,隨機選取以下板塊交流。
◆板塊一:聚焦“結果”,感受“料事如神”的智者形象
(1)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句子
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后軍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望北山路而退。
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于是兩路兵盡皆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