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傳人(語文活動課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它具有豐富的民族精神內涵。積累有關龍的詞語、故事、詩歌等。
2.通過查閱資料,搜集有關龍的文化知識,增強搜集信息、獲取信息、交流信息的意識。在搜集資料、交流信息、開展比賽的系列活動中,逐漸加深對“龍”文化的了解。
3.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努力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激發學習祖國語言的濃厚興趣。
4.在比賽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1. 將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參賽隊,民主推舉隊長。
2. 由隊長牽頭,全員參與,廣泛搜集有關龍的文化的材料。
3. 組建評委會,由執教者及聽課教師組成。
活動過程
一、傳說激趣,誘發情感。
(播放歌曲《龍的傳人》)
師:“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多么熟悉的旋律,多么精彩的歌詞!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炎黃子孫,都被稱作“龍的傳人”。在古代,龍就是中華民族始祖的圖騰。(類似現在的國旗,或者說是國家的標志)。
教師講述“龍的來歷”的傳說。
早在四、五千年前,人類處于氏族社會時,每一個氏族,都拜一種動物,如牛、馬、虎、鹿、蛇等,作為本氏族的標志。后來,以黃帝為首領的部落吞并了其他部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黃帝打算制定一個統一的圖騰。為了照顧各個部落的情緒,他們就從每個圖騰上選取了一點特點,制定出一個特別的圖騰:蛇的身,魚的鱗,馬的頭,獅的鼻,虎的眼,牛的舌,鹿的角,象的牙,羊的須,鷹的爪,狗的尾。
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了中國的象征、中華民族的象征、中國文化的象征。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承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今天,就讓我們這些龍的傳人與“龍”來個親密接觸,暢游“龍”的樂園,去感受中國龍、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介紹各自隊名,喊口號,鼓勁。
二、開展比賽,激活情感。
賽程一:有關龍的詞語。
猜一猜
猜含有“龍”的詞語。比賽規則:
1、每隊推選兩位選手參賽,一人筆劃一人猜;
2、所用描述語中不能出現答案中的任何一個字;
3、時間為80秒;
4、可以有“過”的機會;
5、回答4題后,游戲自動結束。
6、每對一題得5分。
龍蝦 臥龍 黑龍江 雙龍洞
賽龍舟 龍門陣 九龍山 龍袍
舞龍 龍宮 登龍門 恐龍
龍卷風龍套龍顏成龍
答一答:看完題目知道答案就立即舉手,每對一題得5分,答錯一題倒扣2分。
(1)桂圓的別稱。(龍眼)
(2)一男一女雙胞胎。(龍鳳胎)
(3)一種著名的茶葉。(龍井茶)
(4)老舍的一部話劇作品。(《龍須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