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雙金教學實錄——《天游峰的掃路人》兩種加評論
生:第二節(jié)。
師:請你讀一讀。(生讀)我聽著你的朗讀,仿佛看見了空中飄飄悠悠的銀絲。你們想不想讀?
生:想!
師:讓我們一起邊讀邊想。(齊讀第二節(jié))“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這句中的“似的”讀什么?(板書“似的”)
生:似(sì)的
師:“似”這個字組成這個詞時讀什么?(好似)
生:(有的讀翹舌音,有的讀平舌音。)
師:該讀sì。組成“似的”時,該讀shì。再讀這句話。(生齊讀第二句話)五個同學講了他們喜歡的段落,還有不同的嗎?
生:我喜歡第七段。(生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的汗也快流下來了。不同的同學讀了課文后都談了自己喜歡的不同的地方。聽同學朗讀時,我的腦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句話:“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意思是學習上有疑問是很重要的,有小疑問就有小進步,有大疑問就有大進步。默讀課文,在不懂的地方劃“——”或“~~~”,打上 “?”,看誰發(fā)現(xiàn)的問題多,反縣的問題大。(生讀、劃,師巡視)
師:有問題的請舉手。(生大都舉手)不舉手的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什么問題都會,待會兒所有的問題他都得回答。一組六個交流所提的問題。若問題相同,說明你們都是英雄,這叫英雄所見略同。若問題不同,有兩種,他的問題你會回答,說明你的水平高;他的問題你不會,你可以向他請教他瘟神么會想到提這個問題。(學生呈馬蹄形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
師:第一小組討論得非常好,很有價值。誰想把問題寫到黑板上?
生;我讀了“茶,很熱,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們倆的心靈溝通了!边@句話,想問:茶為什么能溝通我們的心靈?
師:她連茶都關(guān)注到了!暗壩問題寫到黑板上。
生:為什么說“沒攀登過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過武夷山”?
師;誰來解答?同桌的你來解決。
生:因為天游峰是武夷山的主峰,是武夷山的代表。
師:對,連代表都不上,能算到過武夷山嗎?
生:不。
生:我想問,是什么笑聲伴隨作者回到駐地的?
師:多好的問題。會讀書會思考的人才能提出如此好的問題。請寫到黑板上。
生:我想問作者為什么這么早走?“我緊緊抓住他的手說:‘30年后,我再來看您!’”就是作者為什么反映這么大?
師:“30年后,我再來看您!”還可提什么問題?
生:為什么不是二十幾年后還看老人,一定要30年?
師:對呀!30年后老人100歲了。同一個問題,你思考“為什么早走”,他說“為什么一定要30年”他提得比你好,更有價值。
生:我想問作者為什么這么自信30年后老人一定活著?
為什么70歲的老人每天爬上山,爬下山,不累嗎?
師:不是爬,是掃上山,掃下山。請你重說一遍。(生重說)請你寫下你的問題。
生:第七段中,為什么老人倒抽了一口氣?
師:單真,你雖然是個男孩,但比女孩還心細。把你的問題寫下來。你的問題是什么?
生:“好不得意”是什么意思?與“好得意”有什么不同?
師:“好不得意”就是“好得意”。這就是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他們的意思是一樣的。你的問題?
生:掃路是很勞累的,為什么老人輕輕松松,不勞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