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茉莉說課稿
《愛如茉莉》這篇文章用清新、樸實的語言記敘了媽媽生病住院,爸爸去醫(yī)院照顧媽媽這件小事,其中作者著力描寫和渲染的是爸爸媽媽執(zhí)手相眠的情景,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溫馨而又美好的畫面。它告訴我們:真愛無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愛無聲,任何語言的表白都是那么的蒼白無力。真愛是什么?它就如盛開的茉莉花發(fā)出的清香。這樣的愛看上去普通平凡,但卻真切持久,感人至深。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根據(jù)這篇文章的特點,我設計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1.憑借課文樸素的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在細節(jié)中感受父母之間平淡而深厚的真愛,理解“真愛就像茉莉”。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3.憑借課文的學習,力求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及生活中懂得愛、學會愛、表達愛的能力。并將“引導學生在細節(jié)中感受父母之間平淡而深厚的真愛”作為本堂課教學的重點,將“結(jié)合對語言文字的品讀,理解‘真愛就像茉莉’”作為本堂課教學的難點。另外,我還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說教學方法、學法
一、情境教學法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用圖畫再現(xiàn)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真切體驗,達到情與景的交融。
二、讀中感悟法“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將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讀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有助于學生充分感悟語言文字蘊涵的感情,并將之內(nèi)化、沉淀,從而形成良好的語感。
三、合作探究法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在鞏固內(nèi)化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一種師生、生生平等的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互相幫助,互相啟發(fā),充分發(fā)揮學生間的互補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說教學過程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我緊緊抓住茉莉花和爸爸媽媽之間的真情流淌這樣兩條線索,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真愛在不斷的升華。
第一步,以“茉莉”談話,揭示文題。我先在黑板上板書“茉莉”一詞,然后通過多媒體出示第一課時學習過的一些詞語,如平淡無奇、潔白純凈、縷縷幽香、清香、彌漫、裊裊地鉆到等。我適時地指導學生朗讀這些詞語。當學生正在品味茉莉的平淡無奇、潔白純凈、縷縷幽香時,我出示茉莉花的圖片,讓學生說說自己眼中或心中的茉莉。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復習鞏固了上堂課學習的內(nèi)容,也訓練了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之后我用了這樣一段導入語直奔主題:生活中,有一種愛就如茉莉一樣平淡無奇,散發(fā)出縷縷幽香,彌漫在我們的生活中。然后我便完整板書課題“愛如茉莉”,讓學生齊讀課題,為下面的讀中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步, 品讀文本,感悟“愛”。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的:
1、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
一開始我先提出問題:“愛如茉莉”這句話真正出于誰的口中?學生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立馬作出回答:這句話是媽媽說的。我便接著問道:“一開始我贊同媽媽的說法嗎?”學生用文中語句回答:“我差點笑出聲來。”從中可以看出文中的“我”認為茉莉平淡無奇,對媽媽的比喻難以理解,可在文中的末尾她又發(fā)自肺腑地感嘆: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這是為什么呢?此時,我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以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引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