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謎》教學實錄
生:第一句話中有“怒發(fā)沖冠”,句末加的標點是感嘆號。
師:從“怒發(fā)沖冠”這個詞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麻繩上的纖維紛紛豎了起來。
生:我看到麻繩上的纖維一根根豎了起來。
師:對,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具體生動形象。(板書:形象)誰來讀讀第一句。
生:(讀)
師:我看到纖維豎起來了一點!
生:(讀)
師:這次我看到麻繩上的纖維全都豎起來了!齊讀。
生:(齊讀)
師:從“!”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覺得從這個感嘆號里可以看到富蘭克林興奮,很高興。
師:對,感嘆號里也蘊涵這人物的心情。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有感情。(板書:感情)
師:還有哪些語句值得品味?
生:從“啪”的一聲,我知道做實驗很危險。
生:從“欣喜若狂”可以看出富蘭克林非常高興。
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該句:
……富蘭克林用手指*近銅鑰匙,“啪”的一聲,驟然閃現一道藍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陣發(fā)麻。富蘭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電’了!”
師:我們來品一品“欣喜若狂”,想一想還有哪些表示高興的詞語拿來和它比一比,能不能比過它。
生:興高采烈,比不過它高興。
生:喜笑顏開,比不過它高興。
師:欣喜若狂是高興得發(fā)瘋了呀,什么詞也比不了那么高興。那么富蘭克林為什么那么高興呢?
生:因為他證實了猜想。
生:因為做這個實驗很不容易。
師:古時候意大利有個科學家叫阿基米德,國王叫他查找王冠被“偷梁換柱”的秘密。他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正在洗澡的時候,發(fā)現自己的身體躺在浴缸的時候,水溢了出來。他靈光閃過,王冠不也可以用這個算出體積和重量嗎?當時的阿基米德顧不上穿衣就激動地在浴室跳了起來。這時他的高興就可以用……
生:用“欣喜若狂”來形容。
師:從這句話中你還可以品味哪個詞?
生:一陣發(fā)麻說明做這個實驗很危險。
生:*近,這個詞說明明明知道危險,還是勇敢地做實驗。
師:還有哪個詞最近看出富蘭克林明明知道危險還是去做了?
生:用手指*近。
師:為什么?
生:他可以用其它東西代替手指來*近麻繩,但是他沒有。
師:從這里看出什么?
生:富蘭克林不怕危險。(師:板書 不怕危險)
師:聯系課文第三節(jié),想想做這個實驗僅僅有危險,還有什么?
生:(自讀第三自然段)
師:(課件出示:……人們已經習慣地認為天上地下是兩個世界,雷暴是神靈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間的事物混為一談呢?不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就連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嘲熱諷。面對人們的取笑,富蘭克林決定通過實驗來揭開雷電的秘密。)
師:想一想,做這個實驗,富蘭克林矛盾過嗎?
生:也許有過矛盾。因為人們已經習慣地認為天上地下是兩個世界,雷暴是神靈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間的事物混為一談呢?
師:怎么可以同人間的事物混為一談呢?這句話換成不帶問號的句子該怎么說?
生:不可以同人間的事物混為一談。
師:(紅色標出“習慣”)所以,這次實驗是對傳統(tǒng)看法的一種挑戰(zhàn),富蘭克林不怕“習慣”(板書 不怕“習慣”)
師:普通的人這樣認為,而且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嘲熱諷。但富蘭克林仍然決定做這個實驗。從“決定”這個詞語你看到了什么?
生:他不怕冷嘲熱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