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語故事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相關的意思.
2.學習第一篇成語《自相矛盾》,理解成語的表面意思,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的理解
二、教學重難點
1.學習第一篇成語《自相矛盾》,理解成語的表面意思,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教師板書:“成語”。問學生:同學們,什么樣的詞稱為成語?(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辟的定型詞組或短句,大多由4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
你們知道哪些成語呢?
師生交流。
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學習三篇成語故事。教師繼續板書“故事三則”
知道哪個字的意思是篇的意思嗎?
通過預習我們知道了三篇成語故事分別是:《自相矛盾》、《濫竽充數》、《畫龍點睛》(教師板書)
(二)學習生字新詞
這三則故事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我們先來學習一下其中的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新詞,自己小聲地讀一讀。
矛盾 楚國 銳利 墻壁 逼 神韻 佩服
戳穿 腮幫 僧人 唬人
2.哪些字在讀音或者字形上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
(1)字形上重點應該強調的是“矛”、“壁”、“韻”、
(2)字音中重點強調的是“戳”、“壁”、“韻”、“腮”、“僧”
(3)通過預習,大家知道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3.再讀生字新詞,如果能把這些詞語的意思讀出來,就更好了
學生讀生字新詞
4.下面請大家再讀一讀第一篇成語故事《自相矛盾》,爭取把這個故事讀得正確、流利。
5.學生練讀
(三)學習第一篇
1.同學們,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篇《自相矛盾》,誰能給我說說這個故事。
(1)指名說,教師鼓勵:看來你在課前做了充分的預習。
(2)再請一位平時表現一般的學生說,教師鼓勵
(3)同學們,見過人做買賣嗎?哪些買賣人會在集市上吆喝些什么呢?
(4)師生交流
(5)請大家來看看這樣一個句子;
出示: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說:“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誰來模仿買盾人吆喝一下。學生自由練習――指名――點評――指名――一起吆喝(不需要很整齊,但是吆喝的味道要出來)
同時,要讓學生體會“夸口”這個詞語的意思,再朗讀,效果會更好一些
再出示:又舉起自己的矛夸口說:“我的矛銳利得很,隨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同樣請同學朗讀――指名――評價――再指名――獎勵學生兩句連在一起讀。齊讀之。
同學們這個生意人矛的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矛 戳得穿
這個生意人的盾的特點又是什么呢? 教師板書:賣 盾 戳不穿
有問題嗎?
學生提問,鼓勵學生多問,用不同的方式來問。
2.請一位同學讀這樣的一段話
出示:有個圍觀的人問他:“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會怎么樣呢?”那個楚國人張口結舌,回答不出來了。
同學們,什么叫“張口結舌”?
這個楚國人為什么會張口結舌?
師生交流
3.現在你們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了嗎?請大家用自己的語言來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