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成語故事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9個生字,綠線中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三個成語的意思。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4、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教育。教學重點:1、抓住成語故事中精辟的語句,揭示其比喻義。2、強朗讀和復述訓練。教學難點: 明白成語故事中包含著的深刻道理。媒體設計: 投影片、教學掛圖教學時間: 2課時第一課時10月8日(總第 30 課時)教學目標:1、學習生字詞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教學重點:1、指導學生讀通讀順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三個成語的意思。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達成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激發(fā)興趣,了解成語1讓學生說成語。2什么樣的詞語稱為成語,說說自己掌握的成語,交流,初步了解成語特征。讀三則成語的題目。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讀通課文1.布置課內自學,巡視指導 2,檢查自學情況,相機正音,疏通句子。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 分小節(jié)讀文。三、再讀課文了解三個成語故事 引導講述三個故事什么時候的事?主人翁是誰?干什么?結果怎樣?根據提示先自己練習,把故事講具體講完整。四、字詞學習鞏固字詞,正確書寫1,出示生字表中的字。2,出示第三題詞語。讀字詞 看清“矛、楚”的字形五、布置作業(yè)1、朗讀課文。2、寫詞語。3、寫出三個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 第二課時10月9日(總第 31課時)教學目標:1、精讀課文,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三個成語的意思。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2、會用“總是——”、“不要------而要------”造句。3、 背誦《畫龍點睛》。教學重點: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教育。教學過程:1、復習字詞鞏固字詞1,出示詞語2,填字成詞 自相( )( )畫龍( )睛( )( )充數張( )結舌 驚嘆不( )讀詞 口答二、精讀故事 1,《自相矛盾》 2,學習《濫竽充數》 3,學習《畫龍點睛》 學習造句 三、布置作業(yè)引導感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成語的意思 會用指定詞語造句 1,書“戳” 引導讀文:文中寫的是用什么戳什么,利用插圖認識:矛、盾 2,那個人是怎么推銷他的矛盾的?結果又怎么樣呢? 4,引導理解意思 5,加深感悟 1,板書“竽”幫助區(qū)別濫的多和劣意思2,引導質疑并歸納成:誰是濫竽,為什么充數,為什么能充數,充數的結果如何?3,讀文自牾在學生交流為什么能充數時引導從南郭先生和齊宣王二方面回答。4.理解意思 1,板題故事的主人翁是誰? 2,引導感悟 他是怎樣畫龍的? 他是怎樣點睛的? 游客們的前后反應怎樣?點睛的結果? 出示相關詞語 1,——總是——-----不要---而要—2,收集成語故事并講故事, 組詞說說“戳穿”的意思讀文認識 “ 矛、盾”為兵器,以及它們的作用。思考:如果矛戳穿盾、戳不穿盾 說明什么。從矛盾兩方面說。感悟:怎么推銷矛的: 抓住“夸口”通過表演讀好他的話。 同法學習怎么推銷盾的,結果呢,讀文,看圖感悟其狼狽,抓住“張口結舌”想想為什么至此,你想對那個人說什么?你的生活中有過同樣的情況嗎?朗讀課文。 認識字形,看圖認識竽用竽組詞 質疑 自主閱讀思考交流 你是南郭先生的朋友的話,你會怎樣對他說?你又會怎樣對齊宣王說?你又會怎樣告戒自己?朗讀課文。 讀題 讀文畫出寫龍的句子讀體會他的畫技。讀點睛句抓住“輕輕一點”體會 抓住游客三處反應體會 讀句師讀點句省讀結果句。你是游客你會對畫家說些什么?說說對畫龍點睛的理解。讀課文。 讀句子試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