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資料
從此,諾貝爾經(jīng)常向親戚朋友,宣傳解釋改進炸藥的重要意義。這樣,同情、贊助他的人越來越多,連反對他的父母,也被他的堅強意志所感動,只好默認了。
2、研究炸藥
在諾貝爾之前,很多人研究和制造過炸藥,中國的黑色火藥早已傳到歐洲。意大利人蘇伯萊羅,在1847年發(fā)明的硝化甘油,是一種威力比黑色火藥大得多的猛烈炸藥。但是,這種炸藥特別敏感,容易,制造、存放和運輸都很危險,人們不知道該怎么使用它。
1862年初,諾貝爾的父親試圖用硝化甘油制造出更好的炸藥。他想:硝化甘油是液體,不好控制,要是把它和固體的黑色火藥混合在一塊,按說可以做成很好的炸藥。他反復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種炸藥放置幾小時后,力就大大減弱,沒有實用價值。
老諾貝爾失敗了。諾貝爾繼續(xù)了他的研究。
過去,人們是用點燃導火索的辦法,來引起黑色火藥,安全可靠。但是,這種辦法卻不能使硝化甘油發(fā)生。硝化甘油既容易自行,又不容易按照人的要求,所以在發(fā)明以后的十幾年間,除了用來治療心絞痛外,并沒有人把它當炸藥用。
1862年的五六月間,諾貝爾做了一次十分重要的實驗:
在一個小玻璃管內(nèi)盛滿硝化甘油,塞緊管口;然后,把這個玻璃管放入一個稍大一點的金屬管內(nèi),里面裝滿黑色火藥,插入一只導火管后,把金屬管口塞緊;點燃導火管后,把金屬管扔入水溝。結(jié)果,發(fā)生了劇烈的,顯然比同等數(shù)量的黑色火藥的要猛烈得多。這表明所有的硝化甘油已經(jīng)完全。
這個情況啟發(fā)了諾貝爾,使他認識到:在密封容器內(nèi),少量的黑色火藥先,可以引起分隔開的硝化甘油完全。
1863年秋,諾貝爾和他的弟弟一起,在斯德哥爾摩海倫坡建立了一所實驗室,從事硝化甘油的制造和研究。經(jīng)過多次的試驗,這年的年底,諾貝爾終于發(fā)明了使硝化甘油有效方法。
起初,諾貝爾用黑色火藥作引爆藥;后來,他發(fā)明了雷管來引爆硝化甘油。1864年,他取得了這項發(fā)明的專利權(quán)。
初獲成功之后,接著來的,是巨大的挫折。1864年9月3日,海倫坡實驗室在制造硝化甘油的時候發(fā)生了,當場炸死了5人,其中包括諾貝爾的弟弟。
這個禍事發(fā)生以后,周圍居民十分恐慌,強烈反對諾貝爾在那里制造硝化甘油。結(jié)果,諾貝爾只好把設(shè)備轉(zhuǎn)移到斯德哥爾摩附近的馬拉湖,在一只船上制造硝化甘油。
幾經(jīng)波折,1865年3月,諾貝爾在溫特維根找到一處新廠址,在那里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硝化甘油工廠。
3、炸藥家族
在諾貝爾前進的道路上,真是荊棘叢生。世界各國買了他制造的硝化甘油,經(jīng)常發(fā)生:
美國的一列火車,因炸藥,給炸成了一堆廢鐵;德國的一家工廠,因炸藥,廠房和附近民房,全部變成一片廢墟;“歐羅巴”號海輪,在大西洋上遇到大風顛簸,引起硝化甘油,船沉人亡。
這些慘痛的事故,使世界各國對硝化甘油失去信心,有些國家,甚至下令禁止制造、貯藏和運輸硝化甘油。面對這種艱難的局面,諾貝爾沒有灰心,他深信完全有可能解決硝化甘油不穩(wěn)定的問題。
一年過去了。諾貝爾在反復試驗中發(fā)現(xiàn):用一些多孔的木炭粉、鋸木屑、硅藻土等吸收硝化甘油,能減少容易危險。最后,他用一份重的硅藻土,去吸收三份重的硝化甘油,第一次制成了運輸和使用都很安全的硝化甘油工業(yè)炸藥。這就是諾貝爾安全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