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資料
為了消除人們對硝化甘油炸藥的懷疑和恐懼,1867年7月14日,諾貝爾在英國的一座礦山做了一次對比實驗:他先把一箱安全炸藥放在一堆木柴上,點燃木柴,結果,這箱炸藥沒有;他再把一箱安全炸藥從大約 20米高的山崖上扔下去,結果,這箱炸藥也沒有;然后,他在石洞、鐵桶和鉆孔中裝入安全炸藥,用雷管引爆,結果,都了。這次實驗,獲得了完全的成功,給參觀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諾貝爾的安全炸藥,確實是安全的。
不久,諾貝爾建立了安全炸藥托拉斯,向全世界推銷這種炸藥。從此,人們結束了手工作坊生產(chǎn)黑色火藥的時代,進入了安全炸藥的大工業(yè)生產(chǎn)階段。
1873年,諾貝爾的安全炸藥托拉斯,在巴黎設立了一個總辦事處,附設一個實驗室。他在這里做了許多實驗,改進炸藥的制造方法。
諾貝爾的安全炸藥比黑火藥的威力大得多,又安全可靠,所以銷售量直線上升,逐漸風行全世界。1867年賣出11噸,到1874年,就賣出了3000噸。
安全炸藥也有缺點。缺點之一,就是力沒有純粹的硝化甘油大。正是由于這種原因,有的地方,仍然冒險使用硝化甘油做炸藥。
怎樣找到兼有硝化甘油的力,又有安全炸藥的安全性能的新炸藥,一時成為許多發(fā)明家努力尋求的目標。這一回,又是諾貝爾首先獲得了成功。
有一天,諾貝爾在實驗室工作的時候,手指被割破了,順手用一種含氮量比較低的硝酸纖維素敷住了傷口。那天晚上,因為傷口疼痛,不能入睡,他躺在床上琢磨工作中的主要問題:如何才能使硝酸纖維素同硝化甘油混合。
硝酸纖維素,是用纖維素同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互相作用制成的,是一種很容易著火的東西。因為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比例不同,作用的時間長短不同,生成的硝酸纖維素的含氮量有高有低。諾貝爾很早就想把硝化甘油和硝酸纖維素混合起來,制成炸藥,一直不能成功。
現(xiàn)在,諾貝爾從敷料能夠吸收血液這件事得到了啟發(fā),忽然想到能不能用含氮量較低的硝酸纖維素,來同硝化甘油混合呢?他一骨碌爬起來,忘記了手指的疼痛,跑到實驗室,一個人做起實驗來了。他把大約一份重的火棉,溶于九份重的硝化甘油中,得到一種力很強的膠狀物——炸膠。
第二天,當諾貝爾的助手華倫巴赫上班時,一種新型的炸藥——炸膠已經(jīng)制成了。華倫巴赫又驚又喜,十分佩服他這種如醉如癡的干勁。
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測試,1887年,諾貝爾把少量的樟腦,加到硝化甘油和火棉炸膠中,發(fā)明了無煙火藥。直到今天,在軍事工業(yè)中普遍使用的火藥,都屬于這一類型。
無煙火藥比黑色火藥的力大得多,而且時燃燒充分,煙霧很少,所以人們稱它為無煙火藥。
制造炸藥,一要力強,二要安全可靠,三要按照人的要求隨時。諾貝爾制成了安全炸藥、無煙火藥,又制成了引爆用的雷管,很好地解決了這三大難題。
人們稱諾貝爾是炸藥大王,他是當之無愧的。
諾貝爾研究炸藥,始終重視把研究成果應用到生產(chǎn)上去。他認為:只有在生產(chǎn)上取得實際效果的發(fā)明,才是有用的。所以,他的發(fā)明能很快應用在生產(chǎn)上,并且立即得到實在的經(jīng)濟收益。
1863年,諾貝爾發(fā)明了硝化甘油引爆劑。當年秋天,他就在自己家里的實驗室,開始制造硝化甘油和引爆劑;1865年,就在斯德哥爾摩郊外,建起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