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長的演講教學設計與反思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讀通課文,達到正確和熟練,了解演講的特點。
2、學會生字詞,練習寫正確,寫好字。
3、弄清文章層次,知道“每天四問”的內容。
學習重點:
課文講了哪些內容,是分幾方面來談的。
學習難點:
演講稿的特點。
教學準備:有關陶行知的課件資料,生字詞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作為一名學生,大家都渴望進步,但是怎樣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呢?今天,我們將學習的課文,會詳細地告訴你。
2、板書:陶校長的演講
3、師:看到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估計:陶校長是誰?演講是怎么回事?給誰演講?內容是什么?)
4、介紹陶行知:(出示課件)
陶行知是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創辦了馳名中外的曉莊師范,并親自擔任校長。在曉莊師范,陶行知脫去西裝,穿上草鞋,和師生同勞動、同生活,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自勉勉人。陶行知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為中國教育探尋新路。他學識豐富,人格高尚,堪稱中國近現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是人民教師的楷模。陶行知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
我們一年級學過的《雙手和大腦》,就是他寫的,一起背:“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想到做不到;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手腦都能用,才會有創造。” 三年級第六冊里也有寫他的一篇課文,是《放飛蜻蜓》。
這篇演講稿是陶行知關心學生德智體以及工作能力的培養,為同學們做的“每天四問”的演講,以啟發學生鼓勵、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學做“真人”。
二、初讀課文
出示問題:文章中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是分哪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作好記號。
2、回答上面的問題:(陶校長主要談的是“每天四問”,分別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談每天有沒有進步這個問題。)
3、討論理解演講的特點。
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演講的主要特點是真實性和鼓動性。演講的內容貼近生活,講的是真話。演講中帶有強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4、檢查預習字詞情況。出示詞語:否則、鍛煉、堡壘、私德、需要、激勵、鞭策)自由讀一讀,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寫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三、再讀課文,弄請層次
1、找6位同學分別讀課文,其他同學用心聽,思考每一段寫了什么?
2、歸納層次:(三段,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
第1自然段提出演講的內容是“每天四問”。(總)
第2—5自然段讓學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理”四個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進步。(分)
第6自然段希望同學們 “每天四問”,激勵和鞭策自己進步。(總)
3、自由讀課文
4、逐段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四、指導寫字:
1、重點指導:鍛和策 弄清結構,尤其注意“策”字的寫法。
2、教師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