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艾滋病小斗士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艾滋病小斗士》這篇課文寫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的動人事跡。課題“艾滋病小斗士”以“小斗士”突出題旨。艾滋病,是一種蔓延迅速,死亡率高的傳染病,是全人類面對的一種天災。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天災?正如課文最后南非前總統(tǒng)曼德拉所言:“恩科西就是榜樣。”人們應該熱愛生活,關愛社會,用科學的態(tài)度認識艾滋病,關心艾滋病人。這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全文共9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段。作者采用倒敘的方法,圍繞“斗士”二字展開,體現(xiàn)了恩科西的可貴品質。
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指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默讀課文,圍繞中心問題認真思考,科學認識艾滋病,關愛艾滋病患者。
教學重難點:感情朗讀課文,科學認識艾滋病,關愛艾滋病患者。
教法:朗讀談話法理解感悟
學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揭示課題,指名朗讀。
2、課題質疑:課文中有沒有介紹什么是“艾滋病”?“小斗士”是誰?是哪個國家的?文章通過哪些事情,表現(xiàn)了“小斗士”的勇敢頑強?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好長句。)
2、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情況。
3、指名學生分段朗讀,指導讀好長句。
4、生再讀課文,思考相關問題。
5、思考質疑的問題。
(1)全文的主體部分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依據(jù)是什么?
(2)請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
(3)你覺得本篇課文的主人公是一個怎樣的人?
(4)學生自讀后互相交流。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讀
(1)通過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思考“為什么一位12歲的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兒童去世了會引起世界上許多人的關注”(指導學生結合重點詞語“勇敢的聲音”、“頑強抗爭的小斗士”、“失去……失去……”理解。了解反襯的寫法)
四、綜合訓練
指導書寫:“攜”的右下“乃”先寫橫折折彎鉤,再寫撇。“遭”的筆畫較多,要注意筆順,并寫好“走之旁”。
五、拓展延伸
觀察兩幅彩色插圖:找到相應的文章,圖文結合,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