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小斗士》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的動人事跡。課題“艾滋病小斗士”以“小斗士”突出題旨,艾滋病,是一種死亡率高的傳染病,是全為類面對的一種挑戰。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這種挑戰?正如課文最后南非總統曼德拉所言:“恩科西就是榜樣。”人們應該熱愛生活,關愛社會,用科學的態度認識艾滋病,關心艾滋病人。這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全文共9個自然段,可以分為4段。
[設計意圖]
教學本課,注意引導學生做到下列三個方面就好:1、 感知“艾滋病”的可怕。艾滋病的學名、傳播途徑、對健康的危害性等并不需要向學生講,但必須讓學生通過朗讀,感知它的可怕。2、感悟“小斗士”的可敬。教學過程中,應抓住課文第五、六、七自然段,體會重要語句的含義,感悟出“小斗士”的可敬。3、培植戰勝“災難”的信心。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向生活的幸福,珍惜美好的生活,遇到挫折不悲觀,遇到失敗不氣餒,遇到災害不絕望,敢于前進,敢于拼搏,敢于抗爭;還要關心遇到“災難”的人,給他們安慰、鼓勵、溫暖、尊重,讓他們鼓起勇氣,增強信心,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默讀課文,圍繞中心問題認真思考,科學認識艾滋病,關愛艾滋病患者。
[教學重點、難點]
圍繞“為什么稱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這一問題認真閱讀課文內容,從而正確認識艾滋病,關心艾滋病人。
[課時劃分]兩課時
[授課類型]講讀課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理解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能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什么叫斗士?他們是值得稱贊的,是令人敬佩的,那么,小斗
士呢?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這一課,齊讀課題《艾滋病小斗士》。
3、看到這個題目,你想到了哪些問題?
(如:這位“小斗士”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國家的?為什么稱他是“艾滋病小斗士”?“艾滋病”是一種什么病等。)
4、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學習這篇課文。
二、自學課文:
要求:通過課文注音、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自學生字新詞,把課文讀通讀順,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
攜帶 仁慈 年齡 遭遇 虛弱 病魔 曾經責任制 西服
孕婦 艾滋病 基爾•約翰遜 嬰兒 軒然大波 媒體 不懈努力 呼吁 曼德拉
2、指讀、正音。
“嬰、齡、曾”都是后鼻音;“齡”是邊音。
“遭”是平舌音,“虛”和“吁”的韻母都為“ü”,與聲母“x、y”相拼上面兩點省略。
3、再讀詞語,交流對詞語的理解。
軒然大波:高高涌起的波濤,比喻大糾紛、大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