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5、談遷已從喜悅的巔峰跌到痛苦的深淵,這位五十多歲的老人還能站起來嗎?(能) 誰來讀?
6、是什么支撐著談遷使他從痛苦中掙脫出來,又下定決心從頭撰寫呢?(信念)這是怎樣的信念呢?(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正是憑著這種厄運打不垮的信念,談遷再次撰寫《國榷》。
四、品讀“從頭撰寫”, 體會執(zhí)著與成就
1、默讀第三自然段,看看談遷究竟是怎樣從頭撰寫的?邊讀邊想,圈畫出最能打動你的詞語和句子,并在一旁寫下你的體會和感受。(默讀)
2、交流:談遷是怎樣從頭撰寫的?哪些詞句感動你了?
△“面對孤燈,他不顧年老體弱,奮筆疾書,他知道生命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
從孤燈知道談遷一個在外很孤單,從年老體弱知道他身體很虛弱,但他仍然在奮筆疾書,在撰寫《國榷》。
你抓住了幾個關(guān)鍵詞,從這個句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什么叫“奮筆疾書”?這里的“疾”怎么理解?他為什么要奮筆疾書呢?他知道生命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國榷》,不留遺憾。
說的多好,讀出你的感受。(指名讀)
△“他一襲破衫,終日奔波在撲面而來的風(fēng)沙中。”
“一襲破衫”知道談遷他整天穿著一身破爛的衣衫,生活貧窮而又艱苦。
“終日奔波”讓人感受到他整天在外,受盡了各種苦。
“終日”你懂嗎?(一天到晚,從早晨到晚上)“終日奔波”是說(一天到晚都在忙碌勞累)
無論是清晨還是黃昏,談遷他引讀——(他一襲……)
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談遷他引讀——(他一襲……)
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寒風(fēng)刺骨,談遷他引讀——(他一襲……)
狂風(fēng)刮不倒他,風(fēng)沙吹不倒他,這就是談遷。
△“在北京的那段時間,他四處尋訪,廣泛收搜集前朝的逸聞,并親自到郊外去考察歷史的遺跡。”
“親自”能看出談遷做事一絲不茍,有著嚴謹治學(xué)的態(tài)度。
“四處尋訪”看出他訪了很多人,去了很多地方。他尋訪的足跡遍布北京大街頭小巷,荒山野嶺。
談遷終日奔波,四處尋訪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展開想象,你能用這樣的句式說說嗎?同桌試著說說。
也許這是一個烈日炎炎的午后, ;
也許這天談遷渾身乏力, ;
也許 。
是啊,他迎風(fēng)沙,頂烈日,冒風(fēng)雪,帶傷痛,談遷戰(zhàn)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因為他心中始終有著——引讀(齊讀課題)
誰能讀好這兩句話?(指名讀)
△“經(jīng)過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書的初稿。”
·初稿僅用4年就完成了,這4年里談遷每天要寫多少字?(3000多字)
這對于一個體弱多病的老人來說是多么不容易呀!對于談遷而言,這是一個怎樣的4年?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創(chuàng)造奇跡、馬不停蹄地編寫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