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帶著你的理解,讀好這句話。
△“為了使這部史書更加完備、準確,59歲的談遷攜帶著書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
·59歲的他“特地”來到北京,可見談遷永不滿足,精益求精。
是啊,他已是五十九歲的老人啦,不顧路途遙遠,艱難跋涉來到北京,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3、此刻談遷在我們心中的形象越來越高大,太令人佩服了,誰能讀好這一段?(指名讀)
4、經過幾年的奮斗,一部新的《國榷》誕生了。引讀:(出示:新寫的《國榷》共104卷,428萬4千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實、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面對著這部沾滿汗水、淚水和血水的史書,此刻你想對談遷說些什么?(指名說)
是啊,談遷名垂青史。(板書: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僅僅是因為這部《國榷》嗎?更是什么?
5、(出示兩部《國榷》)
談遷一生創作了兩部《國榷》,為了表現談遷治學的刻苦和信念的堅定,作者運用了許多數據,你能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嗎?(指名說)
我們在寫作,在描寫一個具體事物時,也可以像作者這樣多多運用數據,增強說服力,感染力。
五、升華主題,拓展延伸:
1、談遷享年64歲,短短64年的生命歷程,他用其中最精華的30幾年時間為我們書寫了一篇關于信念的最輝煌的篇章,他用行動,用生命告訴我們:
引讀(出示: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有崎嶇和坎坷,但只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云。)
2、讀了這段文字,你有什么收獲?拿起筆將你的理解和感受寫下來,寫在書上最后一個自然段下方。
(指名交流)
3、同學們理解得真好,讓我們再次堅定地齊讀——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有崎嶇和坎坷,但只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云。)
4、在歷史的長河中,像談遷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你知道嗎?
(交流)
(出示圖文聲)
是啊,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5、他們都和談遷一樣遭受了厄運的打擊,也都和談遷一樣有著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憑著這份信念,他們讓生命之花開得格外絢爛。我們課后可以繼續搜集這樣的故事,下節課我們交流。
板書: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撰寫《國榷》
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