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謎說課稿
【這一小節(jié)可以抓住劈成兩半、一直、可怕等詞,讓學生到人們對于神秘的雷暴的害怕程度。】
4、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這個謎直到18世紀才被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揭開”
你了解富蘭克林嗎? 可以讓學生來簡單地介紹一下( 政治家,發(fā)明了避雷針)
5、你們想了解這個謎揭開的經(jīng)過嗎? 自由讀3--4節(jié)
思考:富蘭克林是怎么做的?(請劃出有關(guān)詞語)請用簡單的幾句話來說,并想想你覺得富蘭克林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6、板書:
勇于探索 注意觀察 認真思考
勇于實驗 大膽推測 認真實驗
7、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蘭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找一找,想想為什么。
8、討論交流
(1)(讀好詞)早就 (很早不是現(xiàn)在)所以發(fā)現(xiàn)了“天上的雷暴與靜電放電現(xiàn)象有很多相似之處……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
(2)大膽推測:讀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xiàn)象。
這種推論現(xiàn)在看起來不足為奇,但是在當時卻是令人難以接受的。
不足為奇: 不值得奇怪 不能接受
與“推測”有什么區(qū)別? 為什么不能接受?
(3) 引入“人們已經(jīng)習慣地認為……也對他冷嘲熱諷”
(冷嘲熱諷)不僅……就連 人們會說些什么?
指導(dǎo)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過渡:可是面對別人的嘲笑,富蘭克林不但沒有氣餒,而且經(jīng)過仔細觀察和大膽推測反復(fù)思考決定用實驗來揭開雷電的秘密。
(4)勇于探索還表現(xiàn)在哪里?
(在雷電交加的情況下,親自實驗) (動作)
(5)他是怎么實驗的呢?學生快速讀課文
a、劃出動作的詞,你覺得實驗經(jīng)過怎樣?
b、出示動作的詞。請大家先讀課文,然后根據(jù)黑板上的動詞,試著把故事的經(jīng)過說出來。(同桌試講)
(6)指名說說實驗的經(jīng)過。
【這部分設(shè)計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對于3、4兩個重點段落的教學,我讓學生圍繞“你覺得富蘭克林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入手,大膽放手讓學生尋找答案,自由品讀、感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9、出示:雨越下越大,富蘭克林放的風箏離他漸漸遠了,遠遠望去,猶如云海里的一葉小舟,顛簸著、搖晃著。看著在風雨中飄忽不定的風箏,如果你是富蘭克林會想什么呢? 指導(dǎo)朗讀
【“風箏越飛越高,遠遠望去,猶如云海中的一葉小舟,顛簸著、搖晃著。“表面上看它是寫風箏在風雨中飛行的樣子,如果放到課文中,放到富蘭克林做實驗?zāi)莻特定的情景中,是不是會有一番特殊的含義哪,是不是這只搖曳的風箏就是此時富蘭克林心情的真實寫照哪。于是在進行教案設(shè)計時我就想到了這一點,力圖通過這一句的理解讓學生對富蘭克林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具有人性化的認識,他雖然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但也和許多普通的人一樣有思想、有情感,有煩惱、有苦悶、有彷徨。只有對他們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才有可能全面了解他的人生,他們成功的艱辛之路,理解科學的道路沒有坦途的真正含義。然后通過朗讀讓學生進一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