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讀為本 感悟真情——蘇教版第十一冊第十八課《灰椋鳥》精彩教案
(3)、指導朗讀。
①、指名讀;②、練讀;③、齊讀。
“樹林內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
(1)、生談感受,感情朗讀。
(2)、師:同學們,剛剛排空而至的那么多灰椋鳥,此時全部棲息在刺槐林中,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作者用了一個詞來形容當時的情景,那就是——“百鳥爭鳴”。所有的鳥兒都在引頸高歌,所以,作者聽起來才好象“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
(3)、誰再來讀一讀,讓我們去聽一聽百鳥爭鳴的情景。這么多同學舉手,認為自己讀得好的都站起來讀。
4、如果說剛才灰椋鳥歸林的時候,是一首動聽的奏鳴曲,而此時百鳥爭鳴就匯成了一曲雄渾的交響樂。誰能完整地展示一下現在林中的情景呢?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設計思路: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全員參與,紛紛讀議交流,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了全體學生的發展,體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的有效互動。
(三)、學習第六自然段
1、作者在興奮之余,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請一位同學朗讀最后一小節。
2、學生朗讀第六自然段。
3、正是因為林場工人為它們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所以灰椋鳥才得以快樂的生活著。這是作者對林場工人的由衷感謝,以及對人們植樹造林保護環境的行為感到無比的欣慰。
四、介紹作者,升華主題。
1、介紹作者及生平事跡。
2、欣賞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
3、讀完課文,聽完了歌曲,此時此刻你最想對作者說些什么?又想對自己說些什么?(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鳥類,熱愛大自然。)
4、再次有感情地最后一小節。
設計思路:介紹作者、欣賞歌曲,這兩個環節的安排,為學生與作者的對話架設了心靈溝通的橋梁,產生了情感共鳴。作者的理想追求和崇高精神境界深深感染了學生,實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江蘇省泰州市海軍小學 陳冬安
郵編:225325 聯系電話: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