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學生齊讀課文這句話。
7、假如是一般人遭受了這樣沉重的打擊會怎樣?所以很多人以為他再也站不起來了。但是遭遇狂風暴雨的時候,真正的男子漢才表現出不屈不撓的精神。談遷就是這樣的人,面對這樣的厄運他有沒有站起來?有沒有被打垮?
8、學生讀:但厄運并沒有打倒談遷,他很快從痛苦中掙脫出來,又回到了書桌旁,下決心從頭撰寫這部史書。
9、他真是個了不起的人。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再來讀一讀這一句話吧!
10、是什么力量支撐談遷又重新站了起來?是啊,是信念!年少時立下的信念“編寫一部翔實可信的明史”就像種子一樣在談遷的心中已經深深地扎下了根。無論怎樣的厄運都不會打垮他的信念。
11、這就是談遷具有的“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學生齊讀課題。
四、學習第三段。
1、過渡:從頭再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哪!編書難,編史書更難,編寫翔實可信的史書難上加難。更何況此時的談遷已經是一個50多歲體弱多病的老人。為了心中的信念,他又要為之而努力,而奮斗。
讓我們拿起書,默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看看談遷是怎樣為了這一信念而奮斗的?找出感受最深的詞語、句子,可以將感受寫在課本的旁邊。
2、學生默讀課文。
3、交流上述問題。在這段在北京的日子里,談遷他怎樣為了心中的信念而奮斗的?
出示有關語句(經過了4年的努力……他知道生命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
(1)學生自由發言。(親自,因為他已經是59歲的老人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他要親自去驗證,對他寫翔實的史記是有幫助的;廣泛收集,幾乎跑遍了大街小巷,為了寫翔實可信的史書他想多聽一點,多寫一點;談遷立下的信念非常堅定;談遷不是一次兩次,是一如既往的調查的,收集的都是有價值的東西;一襲破衫,終日奔波,為了完成自己的信念,不顧自己的年老體弱,終日奔波在風沙中;他不顧自己年老體弱,奮筆疾書,他知道生命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平常普通人在年老的都應該在安享晚年,而談遷為了心中的信念奮筆疾書;他在和生命賽跑,和時間競爭。)
(2)教師相機出示投影,透過文中這一個個感人的詞語,在你的腦海中出現了哪些畫面?請同學們從中選擇一個情境,結合文章內容展開你想象的翅膀學生練習:炎炎夏日,烈日當空,談遷不顧________________;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的夜晚,談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天因勞累過度而疾病纏身,談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師追問:他這樣做,為的是什么?)
(3)教師:談遷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什么?生齊讀:編寫一部翔實可信的明史。這就是(學生讀課題: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邊讀邊想談遷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信念,不顧年老體弱,奮筆疾書的情形。
學生朗讀。
(5)出示談遷像:同學們,此時此刻,出現在你眼前的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意志堅定;不向命運屈服的老人,和生命賽跑的老人,擁有厄運打不垮信念的老人;持之以恒的老人,堅強毅力的老人;堅持不懈的老人。)
4、“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經過多年努力,新《國榷》終于誕生了,大家請看,(教師出示描寫新《國榷》的一句話)誰來讀讀新寫的《國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