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天火之謎(第二課時)市級公開課教案
從“!”中你看到了什么?興奮,很高興。
師:大家體會的真好,你能把這種體會讀出來嗎。生讀。齊讀。
引讀:(3)突然,一道閃電劈開云層,在天空劃了一個“之”字,接著一個炸雷,大雨傾盆而下。麻繩淋濕后就成了能使電流通過的導體。
4、小結:師:明明明知道危險,還是勇敢地做實驗。這是一種什么精神?(板書:獻身精神)
預設三:體驗成功——成功、爭氣、了不起
1、生:這還是一次_____的實驗。(成功、爭氣、了不起)
師:你從哪里讀到的。生讀——說理由。
2、出示:富蘭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電’了!"
(1)師:什么是“欣喜若狂”。
(2)富蘭克林為什么那么高興呢?
生:因為他證實了猜想。因為做這個實驗很不容易 。 聯系前文讀書是一種好的讀書方法。
(3)是啊,誰能讓我們真切的感受一下富蘭克林從心底里發出的吶喊。情讀。一起來。
師小結(指板書)富蘭克林憑借對科學嚴謹的態度,執著的追求,獻身的精神,成功地完成了“風箏實驗”。讓我們拿起書一起讀讀,去體會富蘭克林成功背后難能可貴的科學精神。師引讀。接著引讀第5小節。
師:想想,成功之后,哪些曾經嘲笑過他的人會怎么說?
[1] [2] 下一頁
四、延伸拓展,升華人物形象
1、師:(出示圖片) 然而,在榮譽和勝利面前,富蘭林沒有停止對電學的進一步研究。1753年,俄國著名電學家利赫曼為了驗證富蘭克林的實驗,不幸被雷電擊死,這是做電實驗的第一個犧牲者。血的代價,使許多人對雷電試驗產生了戒心和恐懼。但富蘭克林在死亡的威脅面前沒有退縮,經過多次試驗,他制成了一根實用的避雷針。他把幾米長的鐵桿,用絕緣材料固定在屋頂,桿上緊拴著一根粗導線,一直通到地里。當雷電襲擊房子的時候,它就沿著金屬桿通過導線直達大地,房屋建筑完好無損。200多年過去了, 避雷針仍然忠實地屹立在世界各地的高大建筑物上。它不知為人類避免了多少次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2、師:這樣偉大的人我們當然要認識一下。(點擊出示富蘭克林的畫像)
師(補充介紹):
他出身低下,堅強生活。
他刻苦好學,博覽群書。
他追求科學,造福人類。
他酷愛和平,反對戰爭。
他不僅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科學家,還是著名的文學家、家。
美國第一界總統華盛頓曾經說:“我一生只佩服三個人,第一個人是富蘭克林,第二個人還是富蘭克林,第三個人仍然是富蘭克林。”可是在富蘭克林的墓碑上只寫了一句話“印刷工人——富蘭克林”,他的人格是多么的偉大。
3、師:他還送給了我們一些格言。出示格言。生讀。
富蘭克林語:
1、“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
2、你熱愛生命嗎?那就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3、在讀書上,數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書的品質與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
4、壞的習慣必須打破,好的習慣必須加以培養,然后我們才能希望我們的舉止能夠堅定不移始終如一地正確。
5、保持健康,這是對自己的義務,甚至也是對社會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