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
(2)指導朗讀
“同志們,用石頭砸!”。個別讀——學生評讀——示范讀——齊讀。
指導朗讀兩個“帶著”。自由讀——個別讀——學生評。兩個“帶著”,后一個語氣更強,“砸”前稍做停頓,“砸”讀重音。
師范讀——自由讀——齊讀
6、第五段
(1)此段仍由學生的提問入手,“五壯士為什么跳崖?”找出下面句子“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里奪來的槍……相繼從懸崖上往下跳。”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想一想五壯士跳崖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2)模仿“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帶著……”寫話
五壯士勝利完成任務之后,帶著(),帶著(),昂首挺胸,相繼跳崖。
有感情地讀一讀你填寫的句子。
(3)為什么說五壯士的口號聲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大動地、氣壯山河”?有感情地讀一讀。師用充滿語言打動學生,讓學生充分地讀。
六、總結
1、這篇課文表現了五壯士的什么精神?通過分析題目,通過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概括出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壯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樣?人民又是怎樣來紀念他們的?交流課下查閱的資料。
3、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4、總結語:歷史不會忘記英雄,讓我們記住這悲壯的歷史場面,做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七、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附:板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安排材料的寫法。
2、學會10個生字,理解“進犯”、“奉命”、“居高臨下”、“相繼”、“斬釘截鐵”等詞語的意思,能辨析“掩護”和“保護”、“打擊”和“痛擊”、“屹立”和“站立”的不同含義。
3、感受五壯士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和不惜為祖國為人民的利益壯烈獻身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
教學重點:了解按事情發展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第五段,理解幾個比喻句的作用。
教學關鍵:教師精心設計好問題,憑借課文(文字、插圖),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感受五壯士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和不惜為祖國為人民的利益壯烈獻身的精神,了解課文在安排材料上是怎樣突出重點的。
三、教學設計
教時第一教時時間課業內容1、狼牙山五壯士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了解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指導讀懂學習提示。教學重、難點 揭題時通過抓住“壯士”引入課文。課前準備 中國地圖 小黑板 錄音 投影環節
教學過程方法與手段完成目標(或)設計意圖(一)
創設懸念激發興趣
1、從《狼牙山五壯士》這個課題中,我們知道了什么?
2、為什么不用“戰士”,而用“壯士”?五壯士“壯”在哪里?(這個問題的討論要充分一些,如壯的含義、什么樣的人叫做壯士?)
3、初讀課文,認真思考上述問題。
4、反饋:勇敢地獻出生命,這樣的人可以稱為壯士。同學們看《狼牙山五壯士》這個題目,除了告訴我們地點和人,還暗含著什么?看得出來嗎?對比法
看地圖
帶著問題思考
激發興趣
通過“戰士”與“壯士”的對比,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初步感受五戰士的英雄氣概。(二)
抓“壯”讀文,領悟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