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
1.讀后回答,然后指名朗讀。
2.再問:再入絕峰意味著什么?班長馬寶玉是怎樣做這個決定的?其他四位戰士是怎樣做的?劃出重點詞語:(斬釘截鐵,熱血沸騰。)這兩個短語你是怎么理解的?說明什么?
(說明為了人民利益,為了消滅敵人,毅然作出了英勇獻身的決定,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
3.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三、朗讀課文第一、二、三段,體會五壯士的英雄壯舉
四、布置作業
1.造句:斬釘截鐵,堅強不屈。(注意引導)
2.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第三課時
一、回憶上節內容,引入本課任務
指名朗讀課文前三段,復習,引入本課時。
教師說:五壯士接受任務后,引敵進入狼牙山,他們英勇殺敵,勝利完成了掩護任務。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消滅敵人,為了戰斗勝利,他們毅然作出了誘敵上絕峰,英勇獻身的決定。那么后來情況怎樣了呢?接著看第四段。
二、學習第四、五段,自己朗讀
1.思考:向頂峰攀登的過程中五壯士是怎樣痛擊敵人的?最后是怎樣英勇跳崖的?
2.劃出他們跳崖時的動作。從他們的動作你體會到了什么?(毫不猶豫,個人生死完全拋到了九霄云外。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令人嘆服。)
3.理解課文最后兩句話的深刻含義。
(五壯士是中國人民的代表,歌頌了五壯士在保衛祖國的偉大斗爭中,英勇戰斗,堅強不屈的崇高品質和英雄主義精神。)
三、總結全文
說說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課文記敘了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同敵人血戰到底、英勇跳崖的故事。歌頌了五壯士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和為祖國解放,民族解放壯烈獻身的崇高精神。)
四、課題引申
1.背誦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體會中心。
2.進一步理解課題,問:課文所表現的“狼牙山五壯士”的行為之“壯”,從課文中哪幾方面可以看出來?五段中哪段是詳哪段是略,為什么這樣安排?(為了突出中心,圍繞中心有詳有略地安排材料。)我們要學習這種表達中心思想的方法。
板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20個詞語的意思:能辨析“掩護”和“保護”、“打擊”和“痛擊”、“屹立’’和“站立”的意思。
3.感受五壯士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和不惜為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壯烈獻身的精神。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題藎聯系,初知課文寫了什么,是按什么頤序寫的,指導讀懂“學習提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講述:
在八路軍某部七連,至今還傳頌著抗日時期中的這樣一件事:每天早晨,當連隊集合舉行莊嚴的點名儀式時,點到“馬寶玉!”,沒有“到!”的回應,“葛振林!”也沒有回應。“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都沒有回應。只見全連戰士身子挺得更直,低垂著頭,全場氣氛肅穆……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狼牙山五壯士》一文,就會明白。
2、提問:
“壯士”什么意思?在文中指誰?
二、自學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