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案
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課題
狼牙山五壯士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設計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9個生字。2、通過品讀、揣摩、推敲五壯士在誘敵上山和頂峰殲敵時的動作、神態的語句,體會五壯士的壯舉;; 3、能概括出段落標題,懂得根據文章表達的需要,有詳有略的寫作方法。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學方法設計1、結合課文學習字、詞、句。2、在閱讀中品讀描寫五壯士的動作、神態等的詞語,句子,體會壯士們的壯舉,結合課文去理解。即課后問題3。3、朗讀時,引導學生概括出故事的小標題,體會作者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這也是課后問題2、4。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一、揭題導入新課談話導入,板書課題:題目告訴我們什么?二、檢查前置性學習,整體感知課文1、自讀課文,概括大意。2、自讀自悟,發現文章的寫作順序。3、按課文敘述順序概括故事標題。三、抓住重點,學習課文1、第一畫面:接受任務2、第二畫面:誘敵上山3、第三畫面:引上絕路4、第四畫面:頂峰殲敵5、第五畫面:跳下懸崖四、整體感悟,總結寫法1、總結詳略得當。2、細分五部分的詳略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一、重點難點處理:由于課文內容是有關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所以那時人們的為國捐軀和為保護人們英勇獻身的精神,現在的學生難以理解,因此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抗日戰爭的歷史資料,在課后布置學生搜集關于抗日英雄故事方面的圖文資料,并引導學生進行初步的分類整理,還可以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抗日文學書籍,或者觀看電影如《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等。也可以到網上瀏覽有關抗戰的網站,如:血鑄中華網站、民族魂網站,從中下載相關資料,在電腦中分類建立保存。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給以指導和幫助。課堂上交流資料,但只是幫助理解,促進思考,不能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部分,不能占用過多的時間。二、教材處理設計:1、課文重點語段分析:(1)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2)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一、揭題導入新課師:上課,同學們好!在抗日戰爭時期,英雄的中華兒女,不畏強敵,同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斗,這期間涌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五位英雄的故事:《狼牙山五壯士》。同學們齊讀課題。 師:這個題目告訴了我們什么?。二、課前前置性學習 自讀課文,完成前置性學習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