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第二課時說課設計
【說教材】《狼牙山五壯士》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九冊課文。主要寫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壯士,為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勇于犧牲的精神。
本課教學時間安排為二課時,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
學習關鍵詞“吼、斬釘截鐵、屹立、縱身、昂首挺胸”等領會五壯士崇高的內心世界。
2、技能目標:
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
本課的重難點在于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力求做到讀中體會,讀中理解。
【說學生】
五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英雄的事跡所吸引。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學生也會較多地積累英雄人物的事跡。
【說教法】
在這堂課中,我采用了自主合作,小組交流,朗讀體會等教學方法,創設情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說教具準備】
出示一張五壯士英勇跳崖圖,錄音磁帶。
【說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理解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效果: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我巧妙設置山勢險峻的畫面,學生如身臨其境,懷著濃厚的興趣開始學習本課。創設一定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重點內容。在講“頂峰殲敵”時,我演示五壯士用石頭砸敵人的壯烈場面,使學生像五壯士一樣進入“陣地”,學生深深被五壯士壯烈場面,英雄氣概和高度的革命責任感所感染。
2、總結讀法,運用學法,讀中感悟:
初讀想像五壯士的形象。接著讓學生品讀好詞好段句。體會五壯士與敵人作戰到底的目的,是為了部隊和人民,更加為了祖國。我引導學生運用學法,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英勇跳崖”部分。這樣既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又體現了從扶到放的教學特色。
3、自主釋疑,合作探究: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成為學習語文的主人。在這節課里,我引導學生提問,把學生們主動權放給學生。我以課堂為陣地,始終將“分組討論,合作探究”作為一種激活課堂的交流,促進學生目標達成的有效教學方式。
4、整合資源,課堂延伸,情感升華:
語文資源十分豐富,充分整合課內外資源,以點帶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豐富課堂知識,全面提高語文水平。我們在學習“頂峰殲敵”的片段中,讓學生用成語匯報腦海中出現的五壯士形象,豐富學生的詞匯。在學完課文后,提供一些資料,使學生愛英雄、學英雄的感情得到升華。
5、板書設計,直觀形象,作業布置大膽創新,體現個性:
這節課的板書既形象又條理清楚,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及發展脈絡,中心突出。學完課文之后,我讓學生給自己布置作業,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體現了個性思想,滿足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總的來說,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得以落實,學生的情感受到感染,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的個性學習,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空間,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