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教案
教學目標:1、 學習五壯士為革命、為人民寧死不屈、勇于獻身的精神。
2、 學習根據中心的需要,有詳有略的寫法。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到讀中感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齊讀課題。題目為什么把五戰士稱為五壯士?戰士和壯士之間有什么不同?
生:戰士只是一般的士兵,壯士是英勇、豪邁、勇敢的人。
2、 課文除“英勇跳崖”外,還有哪些內容也能說明他介是壯士?
生:接受任務、誘敵上山、引上絕路、頂峰殲敵
3、 上節課我們已經研究了前三部分,從不同的角度說明了他們確實是壯士,那么這節課我們就重點研究頂峰殲敵和英勇跳崖兩部分,看看五壯士的英勇豪邁表現在哪里?
二、學習第四大段
1、 默讀本段,邊讀邊想五壯士的哪些舉動最令你感動?請你讀出來?并說說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生:讀、思、悟、反饋。
(1)“同志們!用石頭砸!”
生:“砸”讀得要重,前邊要有停頓。因為“砸”體現了五壯士對敵人的仇恨,雖然沒有子彈了,但是決不投降,誓與敵人血戰到底;又因為五壯士已激戰了數小時,體力消耗很大,石頭又很重,如果不用力舉不起來的,說明五壯士對敵人的恨,對人民的愛……
生:個人讀——評讀——自愿讀
師引:“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到:‘…… ’”
生:邊做動作邊讀:“同志們!用石頭砸!”
師:我已經聽出了你們對敵人的仇恨,還有哪兒令你感動?
(2)讀“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帶著……向敵人頭上砸去。”
生:“雹子”要加重,突出戰士們對敵人的恨。“雹子”形容密而多,戰士們那么累還砸得那么猛,充充分體現了戰士們對敵人的仇恨。
“帶著……帶著……”第二個短句比第一短句聲要高,因為戰士們帶著的是中國人民的仇恨,他們帶著的是一顆滿腔憤怒的心去砸的,把石頭都寫活了。
師出示課件顯示: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壯士( )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 )的仇恨向敵人頭上( )砸去。
生:發散思維,然后反饋。
師:誰能把這種決心這種仇恨讀出來?
生:個別讀——評讀——齊讀(師引讀)
三、學習第五大段
師:多么英勇、壯烈的舉動啊!文章最能體現五壯士豪邁的一幕是什么?(英勇跳崖)讀第五大段,看看五壯士的哪一幕最令你感動?請你讀出來?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讀、思、悟、反饋。(先讀再講理由)
1、“把槍砸碎了。” “砸碎”要重讀,因為槍是從敵人手里奪來的,不能再讓敵人得到,不僅要砸還要砸碎,體現了壯士對敵人恨之如骨。
2、“像每次發起沖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 “沖鋒”重讀并且聲音拉長,說明戰士們把死當成是繼續戰斗,視死如歸。“第一個”要重讀,體現了班長在關鍵時刻起到了帶頭作用。“縱身”要重讀,說明戰士對待死無所畏懼,堅決果斷。
3、“昂首挺胸”“相繼”加重,說明戰士們視死如歸,勇于獻身,相信抗戰一定能夠勝利。
……
師:課件顯示,對本段內容進行全面反饋。
五壯士勝利完成任務之后,帶著( ),帶著( ),帶著( )昂首挺胸,相繼跳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