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版五年級信息技術上冊全冊教案
第十、十一課 影片剪輯動畫 教案 教材分析 活動目標: 換代 練習創建圖形元件、影片剪輯元件、導入音樂; 使用影片剪輯,制作出下雪的動畫。 活動分析: “設計”中已經將此次活動的三個層次分出來,并且還表達出了活動的最終目標:下雪場景,學生可根據“設計”著手自己的任務。 圖層2導入雪景作為背景。 影片剪輯元件“雪花飄飄”的動作是動作漸變動畫,其中第一次涉及到對象中心點的移動,這一點教材中并沒有做詳細的解釋說明,由學生在實踐中去體會其作用。 活動建議: 教師給學生提供各樣的雪景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雪花的結構特點和運動特點。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練習創建圖形元件、導入音樂、影片剪輯元件;制作出流暢的動畫。 能力目標: 使用flash創作完整的動畫 情感目標: 與科學學科相整合,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環保。 教學重點: 綜合使用導入音樂、影片剪輯元件,制作出流暢的動畫。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整合科學課,問題導入: 師:冬天什么景色最美?對!是下雪的景色。今天我們就來動手制作出自己心中的下雪場景吧! 根據下雪的場景需要那幾個環節,學生的回答,讓學生自由發揮。 歸納:雪花、雪花飄,(在旋轉的過程中落地后漸漸消失)。 二、新課: 執行插入——新建元件: 1、繪制雪花 圖形元件 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畫好的雪花瓣,要用任意變形工具選中,把中心點必須下移到雪花瓣的底端,然后用變形中的復制并應用變形。 2、制作雪花飄飄影片剪輯元件 用雪花圖形元件制作出下落動作漸變動畫,旋轉效果;設置透明雪花必須選中雪花元件選擇顏色中的alpha,調整百分比。 3、單擊場景1,返回場景1,拖入雪花飄飄影片剪輯。 4、導入素材雪景圖片作為背景到圖層2,調整圖層位置。 5、插入圖層,將音樂文件導入到庫然后直接拖入到,新插入的圖層。 三、小組內交流,互相欣賞作品 四、交流:可以制作下雪場景了,還能做一些什么動畫呢?仔細觀察我們周圍的環境,有什么發現?對!秋天落葉。 五、教學反思 對于課程設計,我們應該將它細化,給合美術教學,強化學生的創作能力,強化學生審美意識,專門培養動漫專業方面的人才,立足動漫界。讓培養的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實踐與理論的緊密結合,將學校所學的很好地融入到生活中去
第十二、十四使用動作命令控制動畫的播放和用按鈕控制動畫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按鈕的作用; 2、學會用按鈕對同場景動畫進行簡單控制,如play,stop; 3、學會用按鈕對不同場景進行切換和控制。 教學任務 1、為“森林里爬行的瓢蟲”增加停止、播放按鈕并分別設置play、stop腳本; 2、制作三個場景,用按鈕控制場景的切換。 教學方法 分組分享法、實例演示、講授法、任務驅動法。 教學重點、難點 給按鈕設置腳本。 教學過程 教學引入 觀看一個flash動畫。說明按鈕的常見作用。 分享活動一、制作動畫“森林里爬行的瓢蟲” 一、為“森林里爬行的瓢蟲”增加停止、播放按鈕 1、演示動畫效果。 2、操作步驟: 1)打開動畫源文件。新增“按鈕” 層,鎖住其它層,將“按鈕”層放在最上面。 2)單擊菜單“窗口”-〉“公用庫”-〉“按鈕”,將公用庫中的按鈕元件拖入“按鈕”層舞臺。 分享活動二:如何將公用庫中的元件引入舞臺 分享活動三:測試影片,觀察按鈕是否起作用。(沒有,這是因為“按鈕”必須通過腳本命令才能起控制作用。) 3)給按鈕編寫腳本。 選擇按鈕層中的“停止”按鈕,右擊鼠標選擇“動作。在動作面板中設置它的控制腳本,依次點擊“actions”->“movie control”,雙擊“stop”即可將“stop”語句添加,作用是單擊鼠標時動畫停止。 4)選擇按鈕層中的“播放”按鈕,右擊鼠標選擇“動作”。在動作面板中設置它的控制腳本,依次點擊“actions”->“movie control”,雙擊“play”即可將“play”語句添加,作用是單擊鼠標時播放動畫。 分享活動四:“play”與“stop”的作用 測試影片,這時按鈕就可以控制瓢蟲的爬行了! 二、進階練習 分享活動五:制作小球在桌子上彈跳的動畫。為該動畫添加停止、播放按鈕并分別設置play、stop腳本。 三、課堂小結 本堂課主要學習了按鈕動作——play和stop的添加。按鈕主要用來控制動畫的播放。 反饋與思考: 本堂課教學內容,學生對按鈕功能比較感興趣。存在的問題: 1、利用現有的play、stop按鈕學生容易被誤導,認為直接添加按鈕即可實現控制,因此要特別強調按鈕的作用必須通過添加動作語句來實現; 2、有學生動作語句添加混亂,play按鈕加的是stop動作,或重復添加語句,要提示學生如何自己檢查問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