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教案全冊
練習建議:
1. 觀察教學機器人,進行一些簡單的組合、分拆活動,讓學生來說一說機器人的各部件名稱和作用。要求組內成員找到機器人各部件的名稱和作用以后,互相說一說,并作適當的記錄。
2. 上機作業:按照機器人操作步驟和方法,下載一個教師提供的程序,并能夠讓機器人現場運行,想一想,這個程序是用來干什么的?在全體基本完成的基礎上,對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習小組,教師可作進一步的指導,對范例程序作一些修改。
附參考教案:
一、機器人的組成
機器人到底是由哪些部件組成的呢?請同學們先觀看一段介紹機器人的錄像資料,請留意以下方面的內容:機器人的大腦、機器人的手腳、機器人的眼睛、機器人的耳朵等。
通常一套完整的機器人設備,至少包含以下幾個部件:
1. 微型計算機——機器人的大腦。
機器人的大腦就是電腦,一般都是由較復雜的芯片和電路組裝而成的。
2. 傳感器——機器人的感覺器官。
傳感器是一種與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對應,能代替人定量測出感知對象的信息量,并能把被測的信息量轉換成電腦能識別、判斷電信號的裝置。常用的有紅外傳感器、光敏傳感器、熱敏傳感器、聲音識別等傳感器。
3. 執行器——機器人的四肢和嘴。
執行器一般由電機和機械裝置構成。用來完成指定的動作,一般機器人的執行器有:馬達、喇叭、風扇、機器臂、氣缸等。
4. 配套軟件——玩轉機器人的大舞臺。
組裝完成的機器人,沒有軟件是不會工作的,必須通過相關配套軟件,編制程序,下載、調試后,才有可能讓機器人按我們的設計意圖忠實地執行。
學生操作:觀察自己的機器人,找出機器人的大腦、感覺器官、執行器等。
二、機器人調試
請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先在電腦中完成機器人配套軟件的安裝,完成后運行該程序,盡快熟悉整個平臺界面、操作步驟、菜單選項、圖標功能。
以“給機器人下載并播放一段音樂”為例,大家一起來學習和掌握機器人編程、調試和運行的整個過程。程序下載的一般步驟(教師示范):
1. 首先完成機器人的主體搭建。
2. 檢查機器人各部分連線是否到位,裝入電池,查看機器人設備初始化自檢是否正常。
3. 關閉機器人電源,將機器人與電腦主機通過數據線連接。
4. 啟動相關軟件操作平臺,檢測計算機與機器人通訊線路是否正常。一般在第一次使用時,都要先下載自帶初始化程序到機器人的微型電腦中。
5. 在軟件操作平臺中,調出老師給大家準備的一首歌曲,將歌曲下載到機器人中。
6. 斷開機器人與計算機主機的數據線路。啟動機器人開始按鈕,怎么樣?機器人能唱歌嗎?
三、上機作業
各小組將老師提供的一個程序下載到自己的機器人中,看看哪個小組能最先成功執行。想一想,這是一個什么程序呢?
第12課 機器人郵遞員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通過機器人的組裝,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機器人;初步學會順序結構的程序設計方法。
2. 能力目標:初步學會控制機器人,能讓機器人走直線。
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通過課堂中的小型競賽,學會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機器人編程步驟,學會順序結構的編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