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加減法練習》教學反思
t:現在再看看上面,剩下什么?(3)要組成6少了什么?(3)
t:可以怎么列算式?(3+3=6)有沒有第二種方法了?為什么?(加號兩邊的數是一樣的)
展臺出示1-7的撲克牌.
t:現在哪有幾張牌?你能拿出兩張組成7嗎?我請小朋友上來試試看。(1和6,2和5,3和4)
t:你可以怎么列式計算呢?(學生列算式)
撲克牌是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事物,用它來教學比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目的有兩點:一是鞏固6、7的組成,二是復習看圖列式。從教學效果上看,學生有興趣學,比較認真。但這個活動的時間花費有點多。
場景四:出示圖1
t:請你來列一下算式。 s:3+2=5; s:2+3=5
出示圖2
t:現在圖上有什么變化?(有一條斜線)這條線表示什么?(表示從總數里面去掉一部分)
t:請你來列一下算式,你能列幾個?(5-3=2,5-2=3)
t:你能說說為什么這樣列算式嗎? s:……
3、出示第51頁的天鵝圖
t:下面我們要到湖邊去欣賞一下風景,這里有什么?(天鵝、荷葉、樹)
t:這里的大括號表示什么意思?7表示什么?“?”在哪里?
t:仔細觀察這幅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s:……
t:那怎么來列算式呢?(7-3=4)
t:為什么用減法?“7”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s:……
出示51頁小魚圖
t:仔細觀察,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說)
t:怎么列算式?(6+1=7)
看圖列式對于剛接觸數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其中理解圖意是關鍵,如何讓學生學會看圖就成了老師需要深思的問題了。學生往往只注意看圖畫而忽略了最關鍵的“?”,要引導學生“?”在哪問題就在哪。這里學地“一圖二式”是為后面要學的“一圖四式”作準備的,正如鄭校長說地,我沒有先從本單元來進行整體的理解后進行設計,導致可能給學生學習后面的“一圖四式”帶來了一些困難,這一塊應該好好改進一下。
場景五:出示笑臉圖。
t:仔細觀察,紅色的笑臉有幾個?黃色的笑臉有幾個?藍色的笑臉有幾?
學生數,交流。
t:根據這些,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同桌互相討論。
s:紅色笑臉比黃色笑臉多幾個?
s:一共有幾個笑臉?
s:第一行加上第二行的笑臉。4+5=9
s:紅色笑臉加上黃色笑臉,再加上藍色笑臉。4+3+2=9
這是一題開放題,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的表現讓我有點吃驚,提地問題很到位,而且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很高。由于還沒學過連加,我引導學生分步計算,這也是我的一個敗筆,沒有抓住現實的資源進行教學,趨勢而上,今后一定要多加注意。
這堂課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要學會如何去找自己的亮點和不足之處,才能不斷地進步。結合聽課老師給我的意見,我覺得以下幾點是我要特別注意改進的地方:1、正確理解教材,要從整體上設計教學過程;2、及時抓住課堂生成資源進行發掘與運用,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3、重視數學語言的規范;4、對自己的亮點要有清晰的認識,并努力尋求理論支撐點,善于反思。5、要學會傾聽學生的真實想法,了解其語言背后的不同內涵,要展示并放大學生的學習歷程;6、指導好小組合作流并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