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平面圖形教案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操作和討論,使學生感知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特征,知道這些常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體會面與體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通過“看、議、摸、畫、拼”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探索能力和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創(chuàng)造情境,認識物體圖形,激發(fā)學生好奇心,求知欲,滲透熱愛生活的情感教育和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掌握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難點:從物體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
課前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三棱柱若干;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若干;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導(dǎo)入新課
1.引入
師: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四種圖形,(課件準備)請大家認一認,說一說。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和三棱柱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王國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外,還有平面圖形家族。
(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1、你認識它們嗎?那你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
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讓學生說說這些圖形的名稱。
2、 那它們長什么樣子呀?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特征,不要求完整,對說得好的學生及時鼓勵。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些圖形——板書課題:認識平面圖形
二、合作探究 操作交流
1.觀察發(fā)現(xiàn),感知“面在體上”。
a.觀察操作
師:你能從自己桌面上的這些物體中,找出這樣的圖形嗎?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
b.引導(dǎo)發(fā)現(xiàn)
師:你們剛才找的這些圖形的家安在哪里?
c.面在體上及分離過程
剛才小朋友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這些圖形的家都安在立體圖形上,你能用我給你們準備的工具(白紙、印泥、橡皮泥等),想辦法讓他們的家從準備好的立體圖形上搬到紙上來嗎?
學生獨立思考、匯報交流(描、印、折、畫)
師:,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想用什么辦法記下這些面,每個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樣,比一比,哪個小組的辦法多。
師:小朋友的辦法真多!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動手印一印或描一描?
要求:1.小組合作完成。
2.每組用兩種方法來制作兩個圖形。
3.每張紙上只描或印一個圖形。
說說你用什么形狀的立體圖形畫了一個什么平面圖形?(同時課件出示)
(用電腦演示,從長方體、正方體、三棱體上分別移下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通過活動師生共同得出:長方體畫出的是長方形,正方體畫出的是正方形,三棱柱畫出的是三角形和長方形,圓柱畫出的是圓。
長方體:長長的、方方的,有四條邊。
正方體:四四方方的、“有四條邊、 四條邊一樣長。
三角形:三個角尖尖的,有三條邊。
圓:圓圓的,邊是彎的。
三、 聯(lián)系實際舉例 鞏固新知
1、找一找
其實,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這些平面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家,我們的教室里就有很多,讓學生給這些圖形分別找到家。
2.舉例:課件展示畫面。
小朋友過馬路對話情境。滲透交通安全教育,講授交通標志知識。問:這些交通標志牌是什么形狀?
四、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比比誰的眼睛亮
讓學生觀察老師的作品模型(使用投影儀,出示蜻蜓、小房屋、圖畫的圖片),說一說是由哪些平面圖形構(gòu)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