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平面圖形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2.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等學習活動中,體驗“面在體上”。
3.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思考、想象再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由欣賞入手,引入新課
師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幅圖畫,請大家來欣賞一下。(師出示圖畫:《牧童騎黃牛》)感覺怎么樣?
【這樣的設計富有童趣,讓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激發起他們想深入探究的欲望】
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這幅圖畫是怎樣做的?(生觀察后進行回答)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既然這幅美麗的圖畫是由各種各樣的圖形拼成的,那你們能不能試著把這些圖形分分類?(學生小組討論后進行匯報交流)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給每一類圖形起上名字。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同時從圖畫上 對應的圖形貼在課題下相對應的位置。(在此過程中,注意讓學生說明命名的理由,從而教給學生一些學習的方法)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直觀形象地體會到從實物中抽象出平面圖形,為下面尋找生活中的平面圖形奠定了的基礎】
二、探究新知
(一) 師:小朋友,你們能不能說說各種圖形是什么樣子?
【通過簡單的描繪使學生頭腦中建立起各種平面圖形的表象】
(二) 師:這些圖形平日都藏在哪呢?(學生感到困惑)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游戲,你們就知道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是從什么地方來的。請同學們拿出學具袋,大家湊在一起玩一玩。玩的時候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先用小手摸一下這些形體的每個面(師邊說邊實物演示),然后再玩。
在學生玩的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進行巡回指導。玩過后,學生匯報交流。由此發現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存在于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之中。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覺地體會到“面在體上”】
(三) 師:大家想不想給這些新朋友拍一張照片呀?(手指課題)對呀,沒相機可怎么拍呢?我想這個問題可難不倒大家。小組同學在一塊商量商量。學生通過討論很容易就能想到把物體壓在白紙上,用筆沿著物體的輪廓描下來,就可以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為了拓展學生的思路,教師可以適當加以補充說明:其實也可用印泥在紙上印出這些圖形,也可把物體按在橡皮泥上印出這些圖形。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從“體”中抽象出“面”】
(四) 師:其實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這些平面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家。我們教室就有很多,你們找找看。找完后,再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去找一找。
【借助尋找生活中的幾何圖形,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平面圖形的認識與理解】
三、實踐操作
讓學生用今天認識的這些平面圖形進行組合拼貼,設計一幅美麗的圖畫。展示作品時讓學生進一步說明是用什么圖形拼貼的。
【通過學生親自動手畫一畫、剪一剪、擺一擺等操作活動,更加深入認識和理解各種平面圖形,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四、課堂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