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學設計2(北師大版)
第三單元 加與減(一)一共有多少 總第 13 課時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上冊24~26頁“一共有多少”。
教學目標:
1. 結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經驗,理解加法的意義。
2. 在觀察、操作的活動中,探索5以內數的加法。
3.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從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加法問題并解答。
教學重點:理解加法的意義及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難點:理解加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鉛筆情境)。
師:今天老師請到了咱們數學王國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們大家一起來上這節數學課,大家想知道她是誰嗎?
生:想!
師:好!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先出示圖1)同學們快看,大家還記得她嗎?
生:記得,是笑笑!
師:恩!同學們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里拿著什么東西啊?
生:鉛筆。
師:非常好!再請大家仔細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樣拿鉛筆的呀?
生1:笑笑一只手拿了3支鉛筆,另一只手拿了2支鉛筆。
師:說得真好!(接著出示圖2)同學們再看,從這幅圖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2:笑笑把她兩只手上的鉛筆合到了一起。
師:說得真棒!接下來請大家數數“當笑笑把兩只手上的鉛筆合到一起之后,她的手里一共有多少支鉛筆”。
生:一共有5支鉛筆。
師:好!同學們真棒!接下來請同學們用自己的小棒代替鉛筆跟著老師也像笑笑這樣來表演一下!
生:(師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場景,邊做邊說:一只手里有3根小棒,另一只手里有2根小棒,把兩只手里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師:恩!同學們剛剛表現得都很棒!個個精神都很飽滿!希望接下來同學們能夠表現得更加好!
師:說到這里,可能已經有同學猜到了,咱們今天這節數學課的課題就是《一共有多少》 【板書課題《一共有多少》】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跟著老師到公園去看一看,去看看那里的小熊貓們都在干些什么。
二、講授新課。
1、觀察情境圖,描述圖意(熊貓情境)
師:同學們請看,熊貓們都在干什么呢?
生3:有3只熊貓在吃竹子,有2只熊貓在玩皮球。
師:恩!說得真棒!
師:老師接下來用圓片代替熊貓,把它們請到咱們的黑板上來好嗎?
生:好!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想一想:“公園里一共有多少只熊貓?”
師:這個問題你們都會解答嗎?
生:一共有5只熊貓。
師:很好!咱們同學都很棒!一下就說出來答案。咱們現在就一起來看一看,是不是一共有5只熊貓。 (將2個圓片移到3個圓片處,即把它們合起來,再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數一數)
師:看來咱們同學剛才都答對了!真棒!
師: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大家愿意幫幫老師嗎?
生:愿意!
師:恩!很好!看來咱們同學都很樂于幫助別人。其實啊!老師是在想,可不可以用咱們的數字去解決咱們剛才的那個問題呢?
生:可以!
師:恩!同學們很棒!首先咱們來看,吃竹子的3只熊貓可以用哪個數字來表示呢?(點名回答)
生4:用數字3來表示。
師:恩!很棒!那玩皮球的那2只熊貓又應該用哪個數字表示呢?
生5:用數字2來表示。
師:恩!說得真好!接下來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熊貓咱們是怎么做得呀?
生:把吃竹子的這3只熊貓和玩皮球的那2只熊貓合起來。
師:誒,大家想想,該怎么合呢?(誒!對了,要用到咱們數學里的一個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