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位置與順序》教學設計北師大版
2、門口排隊買票。(課件出示圖6)
師:看一看,小朋友們在動物園門口排隊干什么?(買票)
笑笑在想什么呢?你知道答案嗎?請你告訴她。
笑笑的后面有幾個人呢?你是怎樣知道的?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生學習數學,終歸要服務與生活。在本環節,利用小朋友乘公共汽車到動物園,在門口排隊買門票這樣兩個生活場景。來繼續鞏固學習關于前后的位置關系等一系列數學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不把“前后“僅僅當作一個單純的數學知識來傳授,而是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社會生活經驗,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真正體現了“小課堂,大社會”。)
五、數學故事:《龜兔賽跑》
1、講一講龜兔賽跑的故事。
2、《新龜兔賽跑》(課件出示畫面)
看圖講一講故事,用前、后來描述龜兔在賽跑過程中上山和下山的位置
上下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景中理解“上、下”的位置與順序,進一步培養空間關系;
2、解“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3、能用語言表達實際情況中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
教學重難點:
能確定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并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空間觀念的培養,傾聽與交流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1、教學兩個物體間的相對位置關系
師:(出示一棵大樹圖)今天是樹爺爺的生日,森林里的小動物都來給樹爺爺過生日,小鳥和小兔最先來,(出示小鳥貼在樹梢,小兔貼在樹下)
師:你能描述一下小鳥和小兔的位置關系嗎?
(學生可能只說小鳥在上面,小兔在下面)
師引導學生規范地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根據學生說的板書課題:“上下” 學生齊讀。再讓學生用完整的語言充分的描述小鳥和小兔的上下位置關系。
2、教學三個物體間的上下位置關系
師:小松鼠也趕來了(把小松鼠貼在小鳥和小兔的中間)現在你能用完整的語言來描述一下這三只小動物的上下位置關系嗎?
(學生任意選一只小動物來說,也要引導學生語言完整、規范)
3、教學一個物體位置的相對性
師:你能用完整的語言說說小松樹的位置嗎?
師:小松樹的位置還可以怎么說?
二、實踐操作、鞏固新知
1、擺一擺,說一說:在文具盒上放數學書,說說文具盒和數學書的上下位置關系;在數學書上放一個橡皮,說說數學書和橡皮的上下位置關系。
2、看圖說一說
教師出示擺放的三個物體,讓學生說說三個物體間上下相對位置關系。
三、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完成練一練1--2題
四、動手實踐、深化新知
1、引導學生看書,動物園里建了一座新樓房,你認為這些小動物應該住那一層,請給它們分房子。
(學生動手貼動物頭像)
說說它們的上下位置關系及順序。
2、找寶物
引導學生推理,根據第一句話推出寶物可能在‚號、ƒ號哪個盒內
根據第二句話,確定寶物在第‚號盒內。
3、教師把小朋友的頭像做成小卡片,讓學生操作,貼出它們在樓房的位置,再說說它們的上下位置關系。
五、總結收獲
左右
教學目標:
1.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體會其相對性。
2.能夠初步運用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