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加》
教學內容:
72頁“連加”例題,“做一做”第(1)小題及練習十一第1、2、3、4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連加計算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理解連加計算的意義。
2.掌握連加計算的方法,能正確進行10以內的連加計算。
3、初步學習用連加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體會連加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理解連加計算的意義,掌握連加計算的方法,正確計算。
教具準備:掛圖、小棒
教學過程:
一、 提出學習目標
1、創設情境
(1)導語:同學們,你們經常幫父母做家務活嗎?做些什么?
(教師據學生的發言適時進行表揚)大家都是愛勞動的好孩子,小明也是一個愛勞動的孩子。今天,他又在幫媽媽干活了,瞧!小明在干什么?(出示多掛圖:小明在喂5只小雞)請問:現在地上有幾只小雞在吃米?
(2)教師出示第二小圖:跑來了2只小雞。
(3)教師出示第三小圖:又跑來了1只小雞。
2、提出學習目標:
(1)這幅圖描述的是什么意思,你能完整地說一說嗎?
(2)怎么列式?
(3)怎樣進行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內個人展示
(1)學生獨立自學例1
(2)小組內討論交流
2、全班展示
(1)全班交流,適時補充,刨根問底。
師:同學們學得都很開心,那現在誰想把你知道的告訴同學們呢?
生1:我知道小明在喂5只小雞吃米,先跑來了2只小雞,又跑來了1只,現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雞?(多指定幾名學生說說圖意)
生2:我是這樣列式的:5+2+1
①問:“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呢?
②問: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算式一樣嗎?
引導學生說出不同之出。
教師說明:像這樣有兩個加號、連續相加的算式叫做“連加”。(板書課題:連加)
③學習讀法
5+2+1讀作5加2再加1,表示把5、2、1合起來。同桌讀算式,自由讀算式。
生3:我是先算5+2=7,再算7+1=8。(多讓學生說一說)
板書:5 + 2 + 1 = 8
7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計算順序和方法。
……
3、動手操作 “做一做”第1小題
教師談話,拿出小棒,跟老師這樣做:先擺4根,再擺3根,最后擺1根。共拿出了幾根?怎樣列式?你是怎樣算的?
指名說說計算過程。
三、聯系生活,鞏固應用
1、出示73頁練習十一第1題“小朋友跳繩圖”, 學生先說圖意,再指名列算式,說計算方法。
2、出示73頁練習十一第2題“燕子圖”,指名先說圖意, 再指名學生填空,說計算方法。
3、73頁練習十一第3題: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教師巡視進行面批后全班進行錯例展示。
4、練習十一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寫算式,教師相機輔導,要求規范、整齊、計算正確。
四、拓展提高,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連加)
師: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用連加計算的例子?
師:你有什么收獲?
計算連加式題時,要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把得數記在腦子里,然后再加第三個數。
連 減》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72頁“連減”例題,“做一做”第(2)小題及練習十一第5、6、7、8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連減計算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理解連減計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