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思考】1、中國的漢字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底蘊,正如香港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安子介先生把漢字比作一座寶山,他說“漢字是一個阿麗斯仙境的領域,每一個轉彎抹角就有一段故事。”對于一年級的孩子,漢字在他們眼中既陌生又熟悉,而如果我們善于激發學生去探究中國漢字的淵源,充分地調動學生兒童世界中所擁有的獨特的形象思維,讓他們用自己的觀察與想象巧妙地將漢字與自然界中的事物聯系起來,那么,識字將會是多么神奇的研究、想象與創造……
2、新課程要求一年級的孩子要認讀400個漢字,怎樣使得孩子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逐步地去認識它們,而不感覺枯燥呢?──“聯系孩子們自己的兒童生活”,只有觸發孩子心靈中那種對生活的熱情,時刻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是學習,那么,學習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在課堂中注重保護孩子學習的興趣尤為重要,快樂的情緒,激烈的情感……這些人性的東西將會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學習預設目標】
1、通過自主發現、探究,了解本課12個漢字的字形與生活中具體事物之間的形象聯系,從而初步嘗試用“奇特聯想法”識記漢字。
2、通過各種途徑的學習實踐活動,聯系12個漢字的意思,嘗試在生活情境中靈活運用漢字。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漢字的興趣,初步感受中國文字的文化底蘊。
【學習過程】(簡案)
一、識字營養餐活動
1、結合西博會美食節,教師出示各種現場拍攝的照片,學生通過認讀招牌猜猜老師嘗到了哪些美食?
2、學生自豪地說說自己還在美食節上認識了哪些新漢字。
二、自主識字,交流識字經驗
1、教師引導學生認讀漢字新朋友,已經認識的可以放進抽屜,還不認識的放在桌子上。(每人手里都有一疊漢字卡片,背后有漢語拼音。)
備注教師特別關注全班學生的原有認知差異,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2、學生互相交流自己認識這些漢字的途徑。
3、學生展示自己的識字成果。(開火車競賽,讀準每個漢字的讀音,其間注重相互評價。)引入下階段學習活動。
三、探究識字新途徑,體驗“奇特聯想法”學漢字
〖到漢字“羊、鳥、兔”的家里做客〗
1、課件出示寫有三個甲骨文漢字的門,學生根據形象猜出它們分別是誰的家。
2、請學生交流自己是怎么猜的。
3、課件出示甲骨文演變成今日漢字的過程,學生盡情地說說自己的發現。
4、故事導入“羊、鳥、兔”的爭論,學生辯論哪個漢字最像它所代表的小動物?(嘗試識記漢字)
5、口語交際四人組話題──“我最喜歡哪種小動物,為什么”情境對話表演
6、拓展識字,進一步用“奇特聯想法”體會學習漢字的樂趣。
〖到漢字“木、禾、竹”的家里做客〗
1、課件再出示另外三個甲骨文漢字的門,學生根據形象猜出它們分別是誰的家。
2、同桌互相探究用“奇特聯想法”記住“木、禾、竹”,并互相推薦好辦法。
3、學生與“木、禾、竹”做游戲,在生活情景中交流談話。(學生自主選擇先做哪個游戲)
·“木頭的本領”
·“小禾苗的夢想”
·“開家竹子商店”
〖認識漢字“目、耳、日、月、火”〗
1、學生運用“象形字地圖”為“目、耳、日、月、火”找到他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