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案例
片段(一):情景渲染,激發興趣
1、教師安排學生安靜、認真傾聽。
2、教師:“在一個遙遠的國家,發生了一件有趣的故事。年邁的國王要選取一位孩子來做他的繼承人,他會怎么做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第29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展現“誠實”這一優秀品質的童話故事,教師首先要先將一年級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師身上,再用講生動的語言調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來達到導入的目的。
片段(二)
1、教師出示課文中雄日澆花的插圖。
2、教師:“圖中的小朋友是誰?”
學生1:“他是雄日。”
教師:“他在做什么?”
學生2:“他在培育花種。”
教師:“他是怎么培育的?誰能用第2自然段的話來說?”
學生3:“他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種。十天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花盆里的種子卻不見發芽。雄日又給種子施了些肥,澆了點水。他天天看啊看啊,種子就是不發芽。”
教師:“‘十分’在這里還可以換成什么詞語?”
學生4:“‘非常’。”
教師:“是阿,雄日非常用心地培育花種,第一天早上,他就給花種……”
學生齊:“澆水、施肥。”
教師:“第二天早上,他又來到這里,給花種……”
學生齊:“澆水、施肥。”
教師:“第三天、第四天、一個星期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他每天都來給花種……”
學生齊:“澆水、施肥!”
教師:“是阿,從這里你發現雄日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學生5:“他非常勤勞。”“他熱愛勞動。”“他不怕辛苦。”
3、學生齊讀第2自然段。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接讀的形式,讓學生充分體會雄日的辛勤和不怕辛苦的精神,從而通過自己的理解讀出文中的感情,提升學生的語言感受力。
片段(三)
1、教師:“下面我想邀請5位小朋友來分別扮演‘雄日’‘國王’和其他手捧花盆的小朋友,我們分為2組,男生和女生分別一組。”
2、分別請2組小朋友上臺表演。表演前強調其他小朋友觀看時的紀律。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另一個途徑來理解課文,用自己的表演來展現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組織能力。小小的情景表演讓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學生在表演中學會了傾聽、合作和贊美,課文學習也在這樣愉快的氣氛中結束。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生動、感人的童話故事,文章的形式符合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課堂上,我設計了幾個不同的環節來讓學生充分進入到故事情節中,通過不同的途徑來理解課文。
在感知課文中,我首先請學生復述故事的大體內容,然后出示文中的圖片,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補充圖中的人物名稱,接著出示相應的段落,讓學生理解地讀、比較地讀,最后再請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水平。學生在閱讀中加深對人物的理解,感情由內而外地自然流露出來。在課堂的最后,我設計了情景表演這個環節。學生們熱情高漲,爭先恐后地舉手,上臺的表現也可圈可點,由此看出學生已經能明白每一個人物的內心想法,并且有著良好的合作意識。而臺下的學生也能夠認真觀看,遵守之前教師強調的紀律,整個環節進行地都比較順利,課文的學習也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