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邊的叫聲教案 第二課時
“你是從哪里找到的呢?第幾自然段?”
“你真是個會觀察的孩子。你能把這個自然段讀一讀嗎?”
②“老師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青蛙的大眼睛轉了一下,說明青蛙在干什么?”(思考)
“你也來做做這個動作”
③“這個辦法行不行?小魚同意嗎?”
“為什么這個辦法不行呢?”
生反饋
“你是在哪里找到的?”(第4自然段)
“你能讀一讀嗎?”
④是呀,魚兒一旦離開了水就會干死的。所以,在青蛙提出了這樣的提議后,小魚是連連擺著尾巴,不同意這樣的提議。“連連擺著尾巴”說明了小魚當時的心情怎么樣? (非常的著急)
“你能讀出小魚內心的著急嗎?”
對學生的讀進行評價
⑤“第一個辦法失敗后,青蛙放棄了嗎?它又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每天到池塘邊來給小魚講岸上的故事。)
生齊讀第5自然段
“這次青蛙的眼睛為什么轉了兩下呢?”
(思考的時間更久了,考慮得更周全了)
⑥“這個辦法行得通嗎?小魚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齊讀第6自然段
⑦“多好的辦法呀。小魚既能保住自己的生命,又能了解岸上的故事。于是它高興地向青蛙表示感謝:‘太好了,謝謝你啦!’”
3、從此以后,ppt出示最后一段。齊讀
4、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只怎么樣的青蛙啊?小魚想要了解岸上的世界,于是青蛙就主動地想辦法去幫助它。那你們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青蛙?
生反饋 (板書:樂于助人)
5、分角色讀文
誰愿意當有禮貌的小魚?誰愿意當熱情的青蛙?師讀旁白
師生合作分角色讀課文。
6、分小組分角色讀文,在讀中去感悟。
7、正是因為小魚有禮貌,青蛙又樂于助人,所以它們相遇后才成為了好朋友。 (板書:成為好朋友)
四、,拓展
1、在熱情的青蛙的幫助下,小魚終于實現了自己的愿望,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你們覺得青蛙都給小魚講了什么樣的故事?假如你就是那只青蛙,你跳到了學校里、跳到了公園里,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會給小魚講什么呢?
生反饋
2、你的好朋友是誰?你最喜歡他哪一點?
3、學了這篇課文,我們可以知道,小魚有了青蛙這個朋友后,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朋友之間正是有了這樣的關愛、幫助,才讓人感受到無比的溫暖,友情才顯得如此的可貴。
五、課后習題
• 1、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 2、想一想,還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小魚了解外面的世界?
課后反思:
本課是第二課時,由于在第一課時已經將課文的生字詞過關了,所以在這節課上,關鍵就是讓學生去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著重讓學生體會小魚的有禮貌以及青蛙的樂于助人。正是因為小魚的有禮貌和青蛙的熱情助人,所以它們才成為了好朋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我抓住了幾個重點詞語:好奇、連連、轉了一下、轉了兩下…并且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一方面幫助孩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另一方面鍛煉他們的說話能力。在最后部分,我根據課文的內容設計了兩個拓展延伸的內容,(1、你還有什么辦法能夠幫助小魚了解岸上的故事;2、你的好朋友是誰?你最欣賞他哪一點?)一方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另一方面重在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讓他們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從學生的課堂反應來看,這一環節的設計比較得當,學生的新奇點子也很多,達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